健康養身★帛琉疫情升溫旅遊泡泡破滅? 陳時中:達警戒線不排除

帛琉疫情升溫旅遊泡泡破滅? 陳時中:達警戒線不排除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晚間6點40分發布新聞稿指出,因應帛琉當地疫情升溫,為確保社區防疫安全,自帛琉來台旅客,除搭機前須持2日內核酸檢測報告外,入境仍依現行作法,採綠色專屬通道,並強化相關入境採檢及檢疫措施,請赴帛琉或自帛琉抵台旅客,務必配合當地及回台相關防疫及檢疫措施,以保障國內社區安全。


帛琉疫情升溫旅遊泡泡破滅? 陳時中:達警戒線不排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晚間6點40分公布,帛琉入境採檢及檢疫最新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於帛琉當地的疫情,目前看來未來是不太樂觀的,當地現況主要還是來自境外移入的個案,然而美國CDC的官員也認為,帛琉未來升溫的可能性很高,預計3至4周是重要的觀察期。因此我們從現在起帛琉回來的班機及旅客都要加強管理,從最近1班1月22日帛琉回來的班機開始,相關篩檢費用都會由公費支付。


陳時中指出,目前最主要觀察帛琉當地的本土病例若持續增加,譬如有一些社區傳染的可能性,或是相關的群聚,就是我們的「警戒線」。當然,帛琉的疫情若持續升溫,也不排除取消旅遊泡泡。


針對媒體詢問帛琉泡泡是否破滅?陳時中強調,泡泡是否破滅,並不是我們主要關心的議題,我們主要還是對於出遊民眾的安全,以及回國之後對於社區的影響。


對於帛琉旅遊泡泡要加強管理,指揮中心指出,強化入境採檢及檢疫措施將自今(2022)年1月22日(含)起實施,入境旅客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實施5天檢疫,接續加強自主健康管理9天,再進行一般自主健康管理7天,並配合入境時(集中檢疫所採檢)、第5天及第13至14天進行PCR檢測,第8天、第11天及一般自主健康管理期滿(第20至21天)以家用快篩試劑各檢測1次。


另提醒旅客於到訪帛琉期間,請務必落實自我健康監測,並確實遵守指揮中心及帛國的防疫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規範,以維護自身的健康安全。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1月22日分別有旅遊團啟程至帛琉,以及自帛琉入境旅客,請儘速辦理下列事項:


▸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館將持續提供當地疫情風險資訊予交通部觀光局,以利旅行社向旅客宣達該國疫情風險,以及須配合的防疫措施(包括從事醫療照護工作人員,於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不得上班)。


▸為確保赴帛琉旅客瞭解當地疫情風險,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館亦將於機場加強宣導。


▸有關自帛琉入境之14名旅客(含後送轉診病人),將請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館轉達調整後的防疫措施,並請醫療應變組瞭解後送轉診病人的就醫需求,以利預先調度。


此外,外交部已調整帛琉旅遊警示為「提醒注意」,並將召集交通部與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館共同研商合理的退費機制。


交通部也表示,如果旅行團需要解約時,在退費扣費方面,不會超過5%;前往帛琉的民眾應該注意旅遊泡泡的所有規則,在當地要避免接觸感染,戴口罩、勤洗手,都應務必遵守。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反覆拉肚子伴隨血便! 潰瘍性結腸炎未及時治療恐癌變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7%為高齡化社會,14%為高齡社會,達20%為超高齡社會,台灣預估今(10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4%,進入高齡社會。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並列為本世紀三大疾病,不僅影響健康,也常引起失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語天后江蕙(二姐)在臉書自曝,她胃痛長達1個月,到醫院照胃鏡檢查,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所幸,按時服藥、好好休養,身體已經無大礙。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與暴飲暴食、熬夜、壓力都有關係;若是拖延不治療,可能造成巴瑞特氏食道症,更會演變成食道癌。胃食道逆流症...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過年的氣氛實在讓人很難拒絕美食,無論是大魚大肉還是高油脂的食物,通通累積在我們的胃裡,雖然那幾天腸胃都沒有問題,但是一回到工作日,腸胃的油膩或是胃痛就開始出現,如果你剛好也有這樣的狀況,只要喝三種飲料就能解決腸胃問題。   是否是消化不良還...

閱讀詳情 »

(健康)中西醫結合 全方位骨力照護門診中常聽到病人主訴「我的腰背好痠痛,醫生說我腰椎第四目、第五目塌掉,現在還會腳麻、走路突然無力。」。家中有長輩的人,以上的對話應該不陌生。高齡化社會 骨關節問題不容忽視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骨關節問題不容忽視,常見的如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五十肩等,以骨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