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問這些問題 當心聽力損失了...

常問這些問題 當心聽力損失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重聽不是老人才有,愈來愈多年輕人經常戴耳機聽音樂,聽力漸漸衰退。醫師指出,日常生活與人溝通時,若是經常詢問「再說一次」、「請大聲點」等,就可能有聽力損失,建議及早就醫矯正。

耳朵構造精密 聽力損失原因多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指出,耳朵構造包括外耳、中耳、內耳,連接聽神經至大腦,各個構造出現先天問題都可能影響聽力,後天原因則包括耳屎阻塞、耳朵進水、耳膜破洞、耳膜穿孔、中耳積水、中耳炎,甚至聽神經衰退、大腦長腫瘤等。

幼童聽損多因中耳炎 常聽耳機也易聽損

陳錦國主任表示,臨床觀察發現,幼童發生聽力損失的主因為中耳發炎;青壯年則是撞擊外傷、環境噪音,如常聽耳機、跑夜店;老年人可能是有糖尿病、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造成全身器官退化,進而引發聽力損失。

影響日常溝通 聽力已損失

陳錦國主任說明,評估聽力損失是藉由聽力檢查分貝量,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極重度,當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稱為聽力障礙,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需求及與人溝通。例如反覆詢問「你說什麼」、「再說一次」、「請大聲點」,或是接電話時感覺聲音很遠,就應該進一步就醫治療。

聽損延誤治療 影響大腦功能

陳錦國主任強調,一般的聲音屬於複雜音,包括低頻、中頻、高頻等音頻,許多聽力損失者為高頻聽力損失者,平常聽音樂或廣播、看電視時,雖然聽的到但可能聽不太清楚,就要提高警覺,應該及時就醫矯正,拖延治療還會影響大腦功能,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醫師說針對我的癌症,現在沒有藥物可用,免疫療法是不是有救?」近年來免疫療法在晚期癌症的治療表現,讓很多苦無藥物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都想求助免疫療法挽救生命,免疫療法真的是救命萬靈丹嗎?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表示,免疫療法雖然並非萬靈丹,但卻可能救許多過去無藥可用的...

閱讀詳情 »

作者:4meee!(For me) 時常站著工作,或是穿著高跟鞋走一整天⋯⋯等,容易給腳帶來絕大的負擔⋯⋯腳上的疲勞如果長期囤積,容易導致乳酸堆積,腿看起來就會顯得粗很多。(驚)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這邊就要來向各位介紹,幾種消除腳部疲勞的方法♡   擁有一雙不會疲憊的鐵腿♡簡單的方法① 「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住院患者來說,親人、朋友探病、支持,可能是最好藥方。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住院患者若有親密情感支持網絡,無論感情支持來自親人,還是朋友,復原速度都會比較快。 患者缺乏親友支持 復原時間減慢 美國德州大學加爾維斯敦醫學分部研究團隊針對關節置換術、骨折與中風患者進行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自殺為全球性問題,每年約有80萬人自殺身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每2~4秒就有一個人企圖自殺。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之「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主題為「聯繫、溝通與關懷」。呼籲社會大眾多聯繫身旁親友,保持開放性的溝通,共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