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壓性水腦症釀失智 腰椎腹腔引流助改善

常壓性水腦症釀失智 腰椎腹腔引流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提高,相對老年人退化疾病也隨之出現,「失智」為最常見的退化現象之一,也因此許多家屬常將失智症狀誤認為是正常老化,忽略了「常壓性水腦症」的可能性,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
常壓性水腦症 典型症狀不容忽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表示,臨床上常有老年失智患者前來求診,原以為是老年退化,沒想到檢查後,才確診失智原因為「常壓性水腦症」,事實上,「常壓性水腦症」是唯一有機會可良好治癒的失智型態,崔源生主任進一步說明,腦部每日會分泌300cc至500cc的腦脊髓液,隨著年紀增加,腦部功能衰退可能引起腦脊髓液吸收不完全,使其積聚於腦室內,其中三種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失智、步態不穩及尿失禁,因此常會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
崔源生指出,目前水腦症治療以「可調壓式腦室腹腔引流手術」與「腰椎腹腔引流手術」為主要方式,前者於腦室及腹腔各開一個小傷口,從腦室及腹腔間放置引流導管,使多餘的腦脊髓液能排至腹腔,避免體內壓力不正確導致引流過多或過少,手術植入引流管後,僅需從頭皮外藉磁力原理調整閥門的壓力即可,與傳統健保給付的固定壓力引流管相比,可避免因壓力不適應而多次開刀的風險。
腰椎腹腔引流手術 復原期短提高接受度
而「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只需將細引流管放入腰椎脊髓腔,並將調壓閥門埋在腹部,即能改善患者腦脊髓液在腦室內積聚的症狀,免除傳統「腦室腹腔引流手術」需穿過腦部組織的風險,手術後復原期較短,亦可大幅減輕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提高對於手術的接受度。
不過崔源生也提醒,手術方式因患者狀態而異,若患者腦部組織較脆弱者或容易有腦出血風險者,可選擇使用腰椎腹腔引流手術治療,反之,如腰部有嚴重退化或有其他脊椎疾病則不建議,因此手術前應與專業醫師討論,才能對症治療,改善症狀。
崔源生主任也補充,若家中長輩有典型水腦症症狀,請盡早就醫檢查,台中榮總除了提供電腦斷層檢查外,也設有專業的放射科醫護人員進行特殊腦脊髓液動態核磁共振檢查,期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現今對於水腦症的治療技術十分進步,不僅能改善患者現況,也能減少家屬照護的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0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名因肺炎住院的病人出現呼吸急促情形且伴隨異常哮鳴,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邱國樑檢查發現,該病患曾經氣切,氣管疤痕長滿肉芽組織,造成呼吸道阻塞。手術採用支氣管內視鏡移除病灶,醫師解釋,特殊體質病人移除氣切管可能引發氣管阻塞合併症,若出現任何呼吸症狀應立即就醫。 67歲林先生2年前因車禍腦幹出血曾氣...

閱讀詳情 »

被網友稱為最強背包客陳岳賢,儘管已經走過40到50個國家,旅遊豐富經驗,但每次出國之前仍是戰戰兢兢,做好功課,備妥可能用得到的藥物,他提到,不想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無法享受難得的假期。 暑假為出國旺季,想玩得開心,在旅遊途中當然必須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屈臣氏17日舉辦「快樂遊玩FUN心GO...

閱讀詳情 »

升國一的暑假期間,小均花很長的時間在玩網路遊戲,媽媽雖然知情卻並未多加限制,直到國二,小均日夜顛倒沉迷網路世界,幾乎不睡覺,且對同學出現敵意、看到同學在聊天就覺得他們在說自己壞話,最後被父母帶來醫院就診。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

閱讀詳情 »

對許多男生來說,比悲傷還要悲傷的事應該就是禿頭掉髮的問題,明明年紀還不老,但頭髮卻稀疏光禿,看起來就像老了10幾歲,臺北榮民總醫院特別設計1套皮膚拉撐裝置,藉由拉扯毛髮的張力讓毛髮再生,經動物實驗顯示,可誘發毛髮幹細胞的再生。 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指出,頭髮在人類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禿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