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壓性水腦症釀失智 腰椎腹腔引流助改善

常壓性水腦症釀失智 腰椎腹腔引流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提高,相對老年人退化疾病也隨之出現,「失智」為最常見的退化現象之一,也因此許多家屬常將失智症狀誤認為是正常老化,忽略了「常壓性水腦症」的可能性,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
常壓性水腦症 典型症狀不容忽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表示,臨床上常有老年失智患者前來求診,原以為是老年退化,沒想到檢查後,才確診失智原因為「常壓性水腦症」,事實上,「常壓性水腦症」是唯一有機會可良好治癒的失智型態,崔源生主任進一步說明,腦部每日會分泌300cc至500cc的腦脊髓液,隨著年紀增加,腦部功能衰退可能引起腦脊髓液吸收不完全,使其積聚於腦室內,其中三種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失智、步態不穩及尿失禁,因此常會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
崔源生指出,目前水腦症治療以「可調壓式腦室腹腔引流手術」與「腰椎腹腔引流手術」為主要方式,前者於腦室及腹腔各開一個小傷口,從腦室及腹腔間放置引流導管,使多餘的腦脊髓液能排至腹腔,避免體內壓力不正確導致引流過多或過少,手術植入引流管後,僅需從頭皮外藉磁力原理調整閥門的壓力即可,與傳統健保給付的固定壓力引流管相比,可避免因壓力不適應而多次開刀的風險。
腰椎腹腔引流手術 復原期短提高接受度
而「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只需將細引流管放入腰椎脊髓腔,並將調壓閥門埋在腹部,即能改善患者腦脊髓液在腦室內積聚的症狀,免除傳統「腦室腹腔引流手術」需穿過腦部組織的風險,手術後復原期較短,亦可大幅減輕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提高對於手術的接受度。
不過崔源生也提醒,手術方式因患者狀態而異,若患者腦部組織較脆弱者或容易有腦出血風險者,可選擇使用腰椎腹腔引流手術治療,反之,如腰部有嚴重退化或有其他脊椎疾病則不建議,因此手術前應與專業醫師討論,才能對症治療,改善症狀。
崔源生主任也補充,若家中長輩有典型水腦症症狀,請盡早就醫檢查,台中榮總除了提供電腦斷層檢查外,也設有專業的放射科醫護人員進行特殊腦脊髓液動態核磁共振檢查,期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現今對於水腦症的治療技術十分進步,不僅能改善患者現況,也能減少家屬照護的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0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去年上半年,藥物濫用相關致死案件有263例,其中混用多種毒品致死案件數達245例,顯示混用毒品情況越趨嚴重。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數據顯示,97年至106 年,我國共檢出130種新興毒品,其中比例最多為42種合成卡西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上月10日至23日,北部12名某大學師生赴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女大學生,返國後分別在本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目前住院治療中,但2人症狀均已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真的好久沒呼吸到新鮮空氣! 斐濟一名47歲男性,因長期鼻竇炎導致6.2公分鼻息肉塞滿鼻腔,不僅有鼻蓄膿、口臭、頭痛等症狀,且完全無法用鼻呼吸,生活甚為困擾,加上其體重逾百公斤,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大幅增加手術風險;國泰醫療團送愛至斐濟,以專業醫療技術,輔以微創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