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幫助中風、失智復健 家人扮演重要角色

幫助中風 失智復健 家人扮演重要角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中風、失智患者,通常需要長久復健治療,但過程枯燥乏味,經常無法持久,讓病患沒有動機,而錯失黃金復健期;護理師表示,家人在中風、失智復健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夠提升治療意願,能夠自理生活,達到良好生活品質。

缺乏復健動機 易關節攣縮變形

亞東醫院護理師王思雯指出,根據臨床觀察發現,長期臥床的中風患者,因缺乏復健動機,以及復健過程枯燥無聊等,導致有極高比例發生關節攣縮變形,建議家人多與患者互動,提升復健的意願。

家人多與病患互動 復健過程變有趣

王思雯護理師設計「多功能復健袖套」,可套入健肢,將填充玩具用魔鬼氈黏著在袖套上,患者可用患肢把玩具撕扯下來,也可將魔鬼氈標註在不同高度位置,達到患肢關節屈曲伸展、增加肌力的訓練,達到關節屈伸的最大程度,同時能夠訓練認知功能,增加與家人互動機會。

失智症患者玩拼圖 生心理都做復健

另外,失智症患者照顧方面;王思雯護理師提醒,多數大多著重在生理上,較缺少心靈及活動安排,建議家人玩拼圖遊戲,提升病患身體活動及感官刺激,同時增加家庭互動的樂趣,非常適合長者復健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7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詹舒婷/台南報導】1名70歲老翁因為血尿問題前往醫院檢查,醫師使用膀胱鏡檢查後發現膀胱有腫瘤,切片確診為膀胱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後,發現腫瘤已侵犯到肌肉層,無法刮除乾淨,電腦斷層掃描也顯示膀胱周邊的脂肪組織不乾淨,且骨盆腔淋巴結有腫大現象,臨床期別為T3N1M0(第4期)。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照顧長者的營養健康,國民健康署補助各地方政府共成立34家「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讓營養師走入社區,提供因地制宜的長者營養照護服務,並舉辦「108年度全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果觀摩會」,邀請社區長者、營養推廣中心、衛生局所、醫事機構、專家學者、公學會代表等,透過觀摩學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老天爺給你機會時,千萬不要忽視!」彰化溪湖的65歲楊先生,在10天內2次胸悶冒冷汗,卻沒意識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嚴重警訊,等到第3次發病,竟突然失去意識、沒有心跳呼吸,經消防隊、急診及心導管人員10分鐘接力搶救,才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 胸悶、冒冷汗勿輕忽 當心性命難保 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穿上高跟鞋似乎能讓女人體態更好看,不但有視覺增高效果,甚至能幫助提臀,然而事實上卻是容易讓人體姿勢變形,骨盆前傾就是常見現象,恐怕造成腰酸背痛,也讓小腹凸出,不管脂肪怎麼減都效果有限。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骨盆就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