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紀越大、爬樓梯越喘?醫:恐有先天心臟病不自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年紀越大 爬樓梯越喘?醫:恐有先天心臟病不自知

一名20幾歲年輕女性,近來爬樓梯感覺會喘,經過健康檢查發現有心雜音狀況;另一位60歲女士也有同樣情況,平時活動偶爾會喘,健檢之後發現心臟擴大。這2個案例至心臟科門診檢查後,經醫師診斷是「心房中膈缺損」需手術。

心臟血液跑到肺動脈致右心室衰竭
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醫師傅俊閔說明,「心房中膈缺損」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正常人左心房與右心房互不連通,由心房中膈隔開,若是心房中膈有破洞就稱為「心房中膈缺損」。

傅俊閔解釋,心房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液經此破洞從左心房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到肺動脈,導致右心室與肺動脈擴大,因而會產生活動耐受性降低、容易喘等右心室衰竭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需要積極治療。

年輕時沒有明顯不適  健檢時才發現問題
多數患者在年輕時可能沒有明顯不適,或者健檢時僅發現輕微心雜音,隨著年齡增長才出現較明顯症狀。因此有些人到成年,甚至中老年後才被診斷出有心房中膈缺損。

傅俊閔表示,心房中膈缺損根據缺損所在之解剖位置分類,其中第二型心房中膈缺損,可利用心導管手術將其關閉,效果好且恢復快,只有腹股溝會有個小傷口。其他型的心房中膈缺損則因為破洞位置較不適合關閉器放置,仍有可能需要傳統手術治療。

新竹台大分院小兒心臟科團隊過去幾年與該院麻醉科合作,已陸續成功完成多例「經心導管心房中膈缺損關閉手術」和「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手術」,前述2名病人也在傅俊閔安排心導管手術後,順利關閉心房中膈缺損,術後皆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掌冒出奇奇怪怪的斑點,千萬要小心!台中就有一名64歲的退休媽媽,女兒經常陪她聊天,也會幫忙按摩抒壓,今年初女兒就發現媽媽手掌兩側有紅斑,上網一查資料,擔心可能是「肝掌」,懷疑與肝癌有關,趕緊帶著媽媽就醫檢查,真的確診為肝癌初期,經手術切除,順利恢復中。 收治病人的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桃園市昨天新增3名確診,父母親和幼兒被採檢出陽性,市府防疫團隊擴大匡列後,其中包括3個家庭群聚,有一家6口確診,其餘則有2個家庭有2人確診,Ct值介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悶燒」久久不退,更要注意老人家的心理狀況!董氏基金會引用最新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提醒,研究發現,與疫情前相比,年長者更加憂鬱和孤獨,建議不妨採取6大作法,對身旁的銀髮族長者提供關懷跟協助。 這一項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學者進行,分析《英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臂不舉,問題可能很大!一名60歲男子,右肩膀就陸續出現疼痛、手臂無法上抬等症狀,一開始自行貼藥膏,也做了復健,但持續3個月依舊沒有改善,最後求助醫院骨科,仔細檢查才發現,其實是因為旋轉肌袖退化造成破裂,必須進行肌腱修補手術。醫師提醒,旋轉肌袖破裂的症狀有時與五十肩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