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人也可能失智! 醫:確診不易「情緒轉變」是徵兆

年輕人也可能失智! 醫:確診不易「情緒轉變」是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失智!一名罹患失智症9年半的張太太,是中華電信高層主管,先生說老婆原本個性非常聰明,有天突然讀不懂文件,常常重複問相同問題、忘記重要會議時間,性格大幅改變。直到前往臺大醫院就診,才在57歲確診為阿茲海默症。好在找到適合年輕型失智者的課程,整體狀況才比較平穩。
中壯年罹患失智症衝擊大  確診通常花費3-4年
台灣失智症協會陳達夫理事,同時也是臺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表示,年輕型失智者指的是65歲以下確診失智症者,全台推估約萬人。病因較為複雜,但仍以阿茲海默症居多。約有三分之一年輕型失智者,早期徵兆並非是記憶障礙,且症狀多變,因此,家人往往一開始沒發現,延遲確診時間,最後花費3-4年才確診失智症,造成家屬十分煎熬。
陳達夫醫師指出,年輕型失智者罹病正值中壯年,常是家中主要支柱,對整個家庭的經濟、工作帶來極大衝擊。如果發現中壯年人在記憶、定向感、語言、情緒、判斷力、個性上與過去有明顯改變,請留意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請及早就醫治療,並可尋求相關協助。

6成諮詢專線超過15分  年輕型失智更困擾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明,根據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近年來,諮詢年輕型失智症問題的來電越來越多。108年1月至10月間,共483通來電諮詢年輕型失智症問題,近6成諮詢時間超過15分鐘。由此可見,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需求更複雜、困擾也更多。
湯麗玉說明,來電諮詢常見的問題,包含失智者易怒、不安、重複行為時該怎麼處理;如何與失智者溝通、有什麼服務對年輕型失智者有幫助、找不到專屬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怎麼辦?還有工作問題、經濟問題等。顯示年輕型失智者照顧不易,比老年型帶來更多困擾。

【延伸閱讀】

年後應急變美術 醫師這兩招讓你容光煥發,減去多餘脂肪

小心腰圍越來越粗!心臟病、腦中風跟著來報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牙齒健康應從小開始做起!但是,有不少家長卻對於每天都有幫寶寶潔牙,但還是出現蛀牙,而非常懊惱;對此,牙科醫師建議,嬰幼兒的口腔保健,應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和潔牙習慣,以減少日後的蛀牙及牙痛,而當寶寶長牙後就塗氟,也可有助於預防蛀牙。台灣兒童的蛀牙情況相當嚴重;根據國民健康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35歲的王小姐嗜澱粉類食物如命,身為烘焙老師的她更是天天甜點不離口,而且從小就有肥胖問題,在生產後體重飆到85公斤,她自行試過多種方法都宣告失敗,以往的錯誤減肥方式導致成為「頑固型肥胖體質」,後尋求醫師協助,中、早餐正常吃,澱粉也不忌,在4個月內成功減下25公斤,原本肥胖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病例,患者為53歲本國籍男性,發病前曾於江蘇蘇州工作,返台3天後發病,檢驗結果於4月24日下午確定,目前個案病情嚴重,持續在負壓隔離的加護病房中醫治。指揮中心指揮官、疾管局局長張峰義表示,該病患原本就是B肝帶原者,並患有高血壓,平常在江蘇蘇州...

閱讀詳情 »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肺部就像是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因此,重視肺功能,就是重視生命。隨著身體老化、器官功能不再,加上環境污染或長期抽菸、接觸二手菸,都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只要我們多留意肺部病變的警訊,提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防止肺功能惡化。參加講座即獲精緻餐點,歡迎踴躍報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