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年輕女性當心!3種痛恐子宮內膜異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年輕女性當心!3種痛恐子宮內膜異位

27歲的雯雯(化名),5年前經期下腹劇烈疼痛、解尿不順、甚至血尿,原以為是泌尿道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瀰漫性的子宮內膜異位到膀胱,卵巢有6、7公分的巧克力囊腫。進行腹腔鏡手術清除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及囊腫,術後搭配半年停經針劑藥物,每3個月回診追蹤。追蹤至第3年時又復發經痛,卵巢長出一顆3公分囊腫。原本有計劃結婚懷孕的雯雯,擔心再次手術傷害卵巢導致不孕,甚至考慮放棄結婚。

子宮內膜異位症 高達64%患者年齡小於30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莊斐琪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跑到子宮外造成的疾病。研究指出約6至10%育齡女性有此困擾,高達64%患者年齡小於30歲,尤其有家族史的女性更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卵巢、骨盆腔,也可能侵犯大腸、膀胱等部位,最遠還可能跑到肺部,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不孕等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極易復發,首要治療目標為控制疼痛與避免復發。手術治療雖可清除病灶、緩解疼痛,但五年內復發率高達50%以上,術後搭配長期藥物控制病情非常重要,避免因復發而再次手術。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比起過去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或雄性素,較無更年期症狀、雄性化的副作用。如果暫時沒有懷孕需求,可長期使用不需停藥,更能有效預防復發。

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 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前兆

今年亞洲國際會議上,新型口服黃體素發表以亞洲患者為研究對象的真實世界試驗,顯示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後,患者生活品質顯著改善,尤其對於疼痛更有顯著進步,且具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患者能持續治療,解決過去藥物只能使用6個月的困擾,為長期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提供更好的藥物選擇。

莊斐琪醫師提醒,面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需要長期抗戰,若有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症狀,或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應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以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也應保持每3、4個月定期追蹤,同時搭配藥物長期治療,才能有效避免復發,揮別疼痛夢魘。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1 2   一滴香油,蚊子全死光,為了孩子趕緊學!氣溫漸升了,蚊子又多起來了?據有關介紹,只需要一滴香油(芝麻油),就能防蚊。各位不妨試試看。 今天下午去幫兒子買一雙鞋子老板看了兒子的腳說:怎這麽多紅豆冰呀? 我只好無奈說:蚊子真的好多哦!市面上賣的防蚊液每家都說很天然, 但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當家中的小朋友確診為自閉症患者,家長在照顧孩子時,除倍感壓力外,有些人會認為是教育方式或養育態度,造成小朋友得到自閉症,醫師表示,自閉症有許多原因,主要是腦部缺損所造成,早期干預治療及訓練,可幫助孩子融入團體生活。 自閉症比例增加中 與遺傳有較大關係 亞東醫院精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多數人的觀念裡,總是以為出現口乾舌燥,就表示火氣太大;出現眼睛乾澀,則表示3C產品過度使用所致,但其實並不然,這種生活上常見的小問題,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在作祟。 免疫系統攻擊腺體 各部位乾燥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黃光永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