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蛀牙怎麼辦? 乳牙健康攸關日後發展

幼兒蛀牙怎麼辦? 乳牙健康攸關日後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歲小優的口腔清潔,在爸媽的努力下已經是高標準照護,但還是蛀牙了。媽媽自責不已,一直知道自己也是很會蛀牙的體質,因此特別照顧孩子的牙齒,不知道是不是哪邊有什麼疏失?在兒童牙科鑽研30年的前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黃左琪表示,孩子容易蛀牙雖然跟體質有關,但仍是有其他因素,而後天照護與環境更能彌補先天基因的表現。

口腔清潔不僅牙齒 舌頭、牙齦也很重要

人的牙床,在成為受精卵的6週便開始發育,因此懷孕時可以吃氟錠保養。黃左琪醫師強調,預防絕對勝於治療,人類口腔中存在大約500億個細菌,其中造成蛀牙的就是鏈球菌,平均1c.c.的菌斑中就含有100億隻細菌。口腔清潔的重點除了牙齒之外,還有舌頭與牙齦,應以紗布巾清潔,牙刷應選擇頭短、軟毛,兩顆、兩顆的刷,臼齒的咬合面必須與刷毛垂直,同時也要刷到牙根處。

尚未長出牙齒的嬰兒也應該以紗布巾清潔,輕輕按摩可幫助日後乳牙生長。黃左琪醫師提醒,也要搭配使用牙線,清潔牙刷無法深入的縫隙。漱口水要等到孩子學會漱口後再給。

6歲以下每半年應塗氟 平時可補充氟錠

6歲以下幼童每半年可塗氟一次,在臼齒長出後,可以用隙溝封填劑減少藏污納垢的機會。平時也可以補充氟錠,並按照年齡給予適當劑量;黃左琪醫師提到,有些家長會自行買氟漆來塗,他完全不建議,因為在塗氟之前應由醫師以儀器沖刷菌斑,再塗上氟漆形成保護膜。

過敏、睡眠呼吸中止症 以口呼吸易蛀牙

為什麼孩童這麼容易蛀牙?黃左琪醫師回應,因為琺瑯質越年輕越薄,幼兒的很薄容易就被破壞,雖然父母的體質遺傳也有相關,但後天的照護完全可以彌補先天不足。同時也可以注意孩子是否有過敏現象,或是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皆會以口呼吸,晚上入睡時冷空氣反覆進出嘴巴,會使門牙脫鈣、變軟,容易蛀牙,也因此門牙容易蛀。

乳牙蛀牙應妥善治療 咀嚼能力攸關日後發展

如果不幸還是蛀牙,配合治療就對了。有些家長會認為,乳牙遲早會換成恆牙,蛀牙不管應該也沒關係,黃左琪醫師指出,牙齒最大的功用是咀嚼食物,透過咀嚼還可促進腦部、上顎骨發展,關係到日後的表現,若因蛀牙喪失咀嚼能力,影響甚大。

若蛀牙嚴重時,需要根管治療,將牙本質中管腔內受到感染的軟組織去除,才能避免繼續惡化,同時減少痠軟疼痛,接著配戴牙套保護牙齒,同時恢復咀嚼能力。目前牙套的選擇很多,請家長依財力選擇即可,金屬牙套多半用在後牙,門牙有樹脂、二氧化鋯(陶瓷)。

如果遇到需要麻醉的情況,黃左琪醫師建議盡可能不要選擇全麻,越簡單越好,但還是要依照孩子情況與醫師的專業判斷。他最後再次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乳牙健康也不可忽視,刷牙、牙線不可少,也提醒吃完東西五分鐘內要漱口,若能刷牙清潔效果更佳。


【延伸閱讀】

指關節疼痛打字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她脖子凸又聲音沙啞 原來藏了顆15公分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愛滋防治新頁,抗HIV藥物可防止愛滋病傳染!《刺胳針》(The Lancet)上一篇研究針對近千對同志伴侶追蹤8年發現,若伴侶中一名感染愛滋的人接受抗反轉錄病毒療法(ART),即使無套性交,另一名健康伴侶也不易感染愛滋。倫敦大學學院傳染病教授Alison Rodg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K小姐是一名單媽媽,獨自扶養2個兒子長大,9年前出現呼吸急促、暈眩等症狀,直到6年前才診斷出罹患肺動脈高壓,多年來積極配合醫師與醫療團隊治療,不料去年又發現罹患乳癌第二期,在高雄榮總醫療團隊的陪伴下,順利開完刀,並持續進行化療當中,且肺動脈高壓控制良好。高雄榮總鄭紹宇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根據統計,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導致需要洗腎維持腎功能,也大增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盧國城理事長表示,早期的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傷,最早出現可能會有一些微蛋白尿。到了後期可能會有水腫、胃口不好,甚至精神、體力、各方面都會變得比較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新生兒的誕生,總為家庭帶來無限喜悅,不過「巴掌仙子」的誕生,卻帶給爸爸媽媽無限擔憂。亞東醫院新生兒科梁翔主任表示,巴掌仙子或許剛開始跑得比較慢,各項表現或許比較不理想,但是只要經過醫護團隊及家長的悉心照料,也可以跟其他足月出生的孩子一樣跑跳自如,甚至表現得更傑出,要爸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