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引起頭暈原因多 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引起頭暈原因多 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年長女性有陣發性暈眩數天,睡覺時翻身也會發作,每次持續短暫約數十秒。理學檢查耳部外觀正常,聽力學檢查正常,神經學檢查無異狀,但「Dix-Hallpike test」時發現病患頭朝右側時有陣發性迴旋向地眼振,施以耳石復位術治療。

分辨頭暈病因 四種六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說,臨床上把「頭暈」概分為下列四種:

一、眩暈:天旋地轉,錯覺自己在轉動或周遭環境在轉動。

二、近昏厥:感到好像快要失去意識般,眼前一片黑。

三、不平衡:坐著時沒有症狀,但站走時步態不穩。

四、非特異性頭暈:昏沉感、頭重腳輕、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描述的頭暈。

以上述「頭暈未必眩暈」。眩暈專門是指有轉或動等錯覺的頭暈,這和前庭系統異常有關。然而,近昏厥和心血管疾病有關;不平衡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非特異性頭暈則可能有代謝或精神方面的疾患。

若想區辨頭暈的病因,要掌握「頭暈六問」:

一、像四種頭暈中的哪一種。

二、持續或陣發,發作時間的短長。

三、是否與頭位變換有關。

四、其他伴隨症狀,如耳鳴、聽力下降、耳悶脹感、耳流膿等,可能與中耳炎或突發性耳聾有關;有頭 痛、怕光或噪音者則可能是偏頭痛性眩暈;時常頸部痠痛者容易有頸性眩暈;先前數周內有感冒症狀的患者要小心是前庭神經發炎。

五、本身的病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六、正在服用的藥物。

頭暈合併吞嚥困難 應盡快就醫檢查

若頭暈發作時合併頭痛、說話不清楚、吞嚥困難、肢體或顏面麻痺,甚至失明等現象,應盡快就醫,且盡量詳加說明症狀,協助醫師快速了解病情。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高啟鈞指出,同樣是眩暈就有不同的病因,因此得找出病因才能有效對症下藥。檢查上,除了透過聽力檢查以分辨是否為突發性耳聾,其餘像前庭理學檢查、眼振圖檢查、溫差測試等檢查,都可協助醫師判斷病因。

解決頭暈症狀 依病症選擇合適治療

治療上,部分頭暈症狀可透過藥物舒緩,或以特殊治療方式,部分則得從平時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改變開始。高啟鈞醫師表示,像是耳石脫落症引起的頭暈,就得透過耳石復位術解決症狀,其他治療方式像是眼球動作控制、平衡訓練等,也能依患者病症給予合適治療紓緩症狀。民眾應注意頭暈或眩暈都可能潛藏重大疾病,必要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症狀加劇影響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菜瓜布肺」成因不明,因症狀也不明,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肺部嚴重纖維化,且不可逆,即使是昂貴新藥也只能延緩病情進展。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透過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不到1個月竟可修復、逆轉病灶。   「菜瓜布肺」的正式名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忙碌工作之餘,利用工作空檔或孩子放假安排出國旅遊,最擔心旅途中遇到便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謝梨君營養師表示,出國旅遊若3天沒排便,腸胃蠕動藥物可救急,但若長期依賴浣腸劑或瀉藥改善症狀,會使之後不服藥就不會有便意,排便更加困難。均衡飲食好順暢 不求強有便意謝梨君指...

閱讀詳情 »

近年醫學研究證實,許多藥物過敏與病患體內所帶的特殊基因型有關,不過,仍有不少病患並沒有特殊基因型,卻也會產生嚴重過敏反應,令人不解。為解開這些謎團,長庚醫院與台灣、歐美等國的皮膚藥物過敏研究團隊跨國合作,花了5年的時間,終於解開了這個複雜的藥物過敏機制,原因就在於人體免疫系統中的「特異性T細胞受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過完80歲生日的陳阿嬤,平時身體硬朗,偶爾膝蓋痠痛,嚴重時痛沒法蹲,腰背痠痛已是老毛病了。某天,陳阿嬤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坐在地,痛到站不起來,被送至衛福部樂生療養院急診,經過骨科駱耀璋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骨盆骨折,所幸無須開刀,靜養六周,疼痛改善後順利出院。然而,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