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強光工作釀白內障 AI術式幫他重獲好視力

強光工作釀白內障 AI術式幫他重獲好視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顏先生從事汽車維修,需要經常桿接鈑金,長期處於高溫強光的工作環境,最近常感眼睛乾澀、不時流淚。開車等紅綠燈時,還會出現重重疊影,夜間路標也模糊不清。就醫後,才發現自己雙眼都已經罹患白內障,視力只剩 0.3!

強光加速白內障 模糊、疊影畏光就應注意

眼科診所院長林鴻源表示,白內障初期會感到視力模糊、單眼看東西有雙重影像、對色彩敏感度降低、畏光,晚上看路燈等光源時,出現光暈等情況。雖說白內障是自然老化現象,是每個人幾乎都會有的眼疾,但因顏先生長時間強光的照射加速水晶體老化,才52歲就確診白內障。

經醫師評估後,了解顏先生術後還需要繼續工作,又有夜間開車需求,因此建議使用「精雕白內障老花換晶術」新一代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治療。

不想再戴眼鏡 這種術式能做到

傳統白內障手術後,還可能需要配戴眼鏡,調整遠、中、近不同距離的視覺需求。而新一代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採用親水性材質,還能降低二次白內障的機率;非對稱性的球面設計,可以提高進入眼睛的光線量,改善傳統多焦人工水晶體夜間眩光及光暈的問題,提升術後夜間視力品質。

連鎖眼科診所總院長林丕容說,過去白內障是治盲手術,以看得見為主,現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中老年民眾要求更精緻、更方便的術後生活,不止看得見還要看得舒適,目前新型「精雕白內障老花換晶術」,使用全自動化的AI電腦程式控制進行飛秒雷射,取代傳統人工手術器械,減少人為誤差,加上即時3D斷層掃描輔助,術前精確定位,還能同步監控手術情況,在可控度極高的環境下進行,大幅度提升術後視力品質,不需縫線、傷口很小,做完當天就能回家。

白內障不要拖 越拖越危險

老花眼與白內障是年長者不可避免的眼疾困擾,視覺模糊更容易讓長者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當白內障影響日常生活時,就應及早治療,拖延時間越長,越可能增加手術風險,甚至造成青光眼及失明的後果。

水晶體選擇多 定期追踨很重要

除了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外,也有許多新型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可供選擇,可以同時調整白內障、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問題,術後不用再戴框架眼鏡。

醫師呼籲,患者治療前可以與醫師詳細溝通生活所需,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接受治療後也需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維持好視力。

【延伸閱讀】:孩子不敢外宿! 學齡童尿床困擾該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肺癌病友在用藥之前都需檢測基因,找到最適合的治療藥物,為了更精準有效地建議投藥,衛福部、國衛院及羅氏大藥廠成立「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預計收治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等6種癌症病患,最快今年6、7月,上千名患者可參與此計畫,並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網路上相傳一帖食譜,將綠皮香蕉與雞腳一起燉煮後食用,「本來拿拐杖,後來喝了一陣子這湯,然後沒再拿拐杖了」。南投一名67歲的林姓婦女覺得「骨輪」容易痛,因此按照食譜料理並且每天都食用,持續兩週,但覺得成效若有似無,膝關節仍隱隱作痛,就醫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在藥物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方便攜帶、隨時可吃,香蕉是許多重訓人士的最愛。不過,香蕉「高鉀低鈉」,腎臟功能不佳者必須謹慎食用,如果吃太多,鉀離子如果順利排出體外,恐對身體造成傷害。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在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香蕉為鉀含量最高的水果,且含有豐富膳食纖維、抗性澱粉、維生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保費漲聲響起,媒體屢傳名人因病離世,許多民眾哀聲連連,而有「錢越來越薄,以後會看不起病」的嘆息。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指出,90%的人經過健康管理後,其醫療費用會降到原來的10%,而10%的人如沒有做好健康管理,其醫療費用竟比原來上升90%,因此,投資健康檢查,就能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