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影/35歲骨質快速流失!骨質疏鬆其實有前兆,如何預防與改善?

影/35歲骨質快速流失!骨質疏鬆其實有前兆,如何預防與改善?

35歲骨質快速流失  保骨從年輕開始

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有16%是骨質疏鬆患者,且其中八成為女性,骨質一旦流失,骨頭會變得脆弱,一不小心跌倒就有可能骨折,而必須要臥床、癱瘓,甚至可能致死,因此骨鬆又被稱為是「沈默的殺手」。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如果發現牙縫變大、指甲易斷,可能就是骨鬆的警訊,要避免骨鬆的可怕後果,建議早點開始保骨。

影/35歲骨質快速流失!骨質疏鬆其實有前兆,如何預防與改善?

新光醫院骨科脊椎外科主任吳興盛表示,身體骨骼內有兩種細胞:「蝕骨細胞」和「成骨細胞」。蝕骨細胞負責「吃掉」老舊或受傷的骨頭,而成骨細胞則負責製造新的骨頭。30歲前,成骨細胞會比蝕骨細胞活潑,身體會不斷生成健康而且堅固的骨骼;30歲後,骨頭吸收速度慢慢大於生成速度,骨質逐漸流失。正常人約30歲左右骨質密度會達到高峰,但之後骨質每年以1%速度流失,更年期早期婦女每年流失速度更可能達到2%至3%。

影/35歲骨質快速流失!骨質疏鬆其實有前兆,如何預防與改善?

骨質疏鬆有前兆,例如牙縫變大、牙齦萎縮、身高變矮、指甲易斷等。牙醫師趙國翔指出,顎骨具有支撐、固定牙齒的功能,但也跟其他骨頭一樣可能衰弱。當顎骨骨質流失時,牙齦可能開始退縮或與牙齒分離。此外,有骨質流失問題的女性,會開始掉牙或發現假牙咬合有問題。

影/35歲骨質快速流失!骨質疏鬆其實有前兆,如何預防與改善?

如果發現自己有骨鬆,首先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物理治療師彭伊君說,慢跑、健行及大部分的球類運動屬於「負重運動」,可以有效預防骨鬆,如果是因特別需求而欲增加身體某部位的骨質密度,運動則是以對該部位的重量訓練最為合適。至於運動的時間與次數,每次20至40分鐘、每周三至五次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是營養補充,營養師宋明樺指出,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無論在各年齡層,不管男性或女性,鈣質攝取量皆不足,每天要攝取足夠的鈣質,才不會讓骨質流失的速度繼續惡化。

 

2018/10/27(六) 21:00牙縫變大、指甲易斷!骨質流失3招逆轉骨年齡!精彩預告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新琳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維持在「個位數」的低檔,但3月大解封,尤其檢疫天數一口氣從14天縮短為10天,風險會不會變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坦言,開放之後確診個案勢必增加,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但他不希望台灣像香港近期這樣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邊境防疫新政策,自3月1日起放寬台灣入境者只要持有「台灣小黃卡」、並已接種3劑疫苗,就不需要居家隔離,不過卻不包括打高端疫苗的台灣民眾,讓日前喊出有意進行感恩之旅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恐因第三劑打了高端而無法受惠,對此,陳時中今(2)日強調有二種方式...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范綱儀/台北報導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台灣留學生、台僑撤離到波蘭想回台,撤僑行動卻傳出「搞飛機」,竟因為沒有PCR檢測報告被拒上機,讓衛福部長陳時中公開宣示的「從烏克蘭返台不需要登機前的PCR,返國後落地採檢即可」政策遭質疑。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的學生年度盛事–「壬寅梅竹賽」,25號在清華大學正式開賽,今年由清華大學主辦,正式賽項目總計有10項,加上6場不計點數的表演賽,梅竹賽連續三年沒有舉辦,今年終於可以登場,讓兩校師生都感到非常期待。 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校地相連,兩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