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從晚期肺癌到癌細胞全消失!醫師聰明選藥 跨越一年半的生命限制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上,肺癌已連當41年的「癌王」,死亡率高居第一位,且由於早期不易被發現,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時已為無法開刀的晚期,想要幸運保命,往往得靠聰明選藥!醫師指出,過去有4成晚期無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單靠化療,反應率低又有抗藥性問題,所幸,近年受惠於癌症免疫治療發展,不管是過去的癌症免疫治療加化療或是近年來最新的治療選項:癌症免疫合併療法新組合,已成為標準治療的選擇之一。

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治醫師王智亮指出,免疫合併療法是當今肺癌的標準治療,包括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抗血管新生藥物,近年來更有新突破,免疫搭配免疫的免疫療法新組合,讓晚期肺癌病友的治療選擇更多元、豐富。

王智亮分享,一名60歲男子左肺發現有肺腺癌時,癌細胞已經一路侵犯到脖子淋巴處,甚至還有骨轉移,傳統來說,無基因突變的他,在只有化療一途可選之下,頂多僅剩一年到一年半壽命。

幸運的是,經醫療團隊仔細評估及溝通後,男子決定積極接受全新免疫合併療法組合,用藥短短不到一個半月,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清楚看見,原發性腫瘤明顯縮小,迄今撐過4年的他,目前就算停止了治療,也沒有復發,臨床上已經「痊癒」令他印象深刻。

肺癌死亡率高居國人癌症奪命之冠,近年來儘管受惠於「低劑量電腦斷層術(LDCT)」的普及,揪出更多早期肺癌,但晚期肺癌占比僅僅從6成微降至5成;且醫界觀察還發現兩大警訊,即女性罹患肺癌比例越來越高,且早期肺癌同時發生「多顆」腫瘤比例也在上升。

王智亮醫師指出,無法開刀的晚期肺癌,如果基因檢測篩檢出有突變的基因,如EGFR、ALK、ROS1 和BRAF等,還能配對適當的標靶藥物來做治療;最棘手的一群,是有4成晚期肺癌患者落入無基因突變,若只依賴化療,不僅只有3分之1的人有效果,更可能在化療4到6個月後出現抗藥性,束手無策。

打破治療瓶頸就是免疫合併療法新組合!王智亮表示,目前國內已被核准的免疫療法類型包括Anti-PD-L1、Anti-PD-1以及Anti-CTLA-4等單株抗體,可調控人體免疫功能的「煞車點」,藉此來攻擊癌細胞,病患存活時間有機會比單獨使用化療來得好,且不像化療有細胞毒性,降低治療帶來的不適,維持病友的生活品質,但請留意免疫治療仍可能造成免疫不良反應,提醒用藥時應注意自身不良反應並於有症狀時及早通知醫師。

肺癌最大元凶仍是和吸菸有關,醫師除了呼籲民眾早日戒菸,也提醒身處空汙環境的台灣民眾應有警覺,最好從50歲後定期健檢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AZ混打莫德納有望第14期開打 數量曝光!美捐疫苗「大切三塊」因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再冒武漢肺炎「夫傳妻」本土個案。(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再添1例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下午公布新增確診1例本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成為第9名確診者,且屬於「夫傳妻」的家庭群聚,值得注意的是,中部40多歲個案的丈夫在武漢...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肆虐,風險也燒到寵物身上了嗎?有中國專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哺乳類動物之間傳播,如果寵物貓狗接觸到,也需隔離。對此,國內病毒專家則強調,不必過度緊張,這一波疫情目前為止沒有證據顯示該說法成立,所謂中國專家的說法應只是推測,...

閱讀詳情 »

【信安牙醫-邱琬棋醫師】戽斗哥親身驗證!隱適美矯正 免動刀輕鬆甩戽斗 安弟原先是標準的戽斗族,經過信安牙醫診所院長─邱琬棋醫師深度的評估與數位隱形矯正技術,兩年就讓安弟正式擺脫戽斗一族!重點是,全程的治療「免正顎手術、免傳統鋼牙矯正」,安弟用了一個輕鬆溫柔的方式,獲得一副新下巴,從此如獲新生! 邱琬...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一個月,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乃至全球急速蔓延,幾近失控,在台灣,一時之間,人人聞新型冠狀病毒色變,恐慌造成的流言四起、搶口罩排起長長人龍,但這一切陌生嗎?猶記2003年SARS來襲,也有著相同的恐慌,相同一窩蜂爭搶囤積防疫物資或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