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端午習俗看避「邪」原理 雄黃酒有毒別喝!中醫師:換一種同樣有效

從端午習俗看避「邪」原理 雄黃酒有毒別喝!中醫師:換一種同樣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五月五,過端午,這時古人們喝雄黃酒、掛艾草,驅趕害蟲、避邪,這樣做其實有一定的道理,中醫師表示,端午的氣候特別容易讓人染「暑邪」、「濕邪」,雄黃酒、掛艾草的特性能針對這兩「邪」進行改善。

端午節喝雄黃酒、掛艾草? 中醫帶你看避「邪」原理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劃龍舟、喝雄黃酒、門掛艾草等傳統習俗驅蟲避邪。「邪」除了不正派、妖魔鬼怪等災禍,中醫裡的概念更是指因內在或外在環境因素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過了端午進入盛夏,中醫師章晉瑋指出,這時天氣炎熱、大氣潮濕,「暑邪」有酷熱的特性,會引起不適症狀:發熱、心浮氣躁、汗出等;往往又伴隨「濕邪」水氣黏膩、沉重的特性,會讓人體出汗功能被濕氣阻礙,肌表水分不能蒸發,身體的熱量無法發洩,鬱積在皮膚與肌肉之間,產生痤瘡、皮疹、丘疹等症狀,或是身體各部位、四肢沉重的狀況。

雄黃可外用切勿飲用! 內用改「黃酒」同樣有效

古人端午用雄黃,是因為外用在皮膚能治療痤瘡、濕疹、蛇蟲咬傷等皮膚症狀,甚至會飲用雄黃酒來祈望遠離疾病。

不過章晉瑋醫師表示,雖然中醫也以雄黃入藥,但錯誤使用會產生致命毒性,不要擅自服用雄黃,可改用稻米釀製的「黃酒」取代,如紹興酒、花雕酒、米酒等,同樣有通經絡、行血脈、養皮膚、散濕氣等功效。

艾草妙用多 自製香包讓你酷暑驅蟲避邪

章醫師指出,艾草有蚊蟲不喜歡的特殊氣味,一方面能用焚燒薰香的方式驅趕蚊蟲,另一方面艾草香味有安神定心的效果,入藥服用更是有理氣血、逐濕寒、止血等功效,也適合作為料理、食療的用途。

另外,常見用於「艾灸」,燃燒由艾草製作而成的艾粒或艾條,溫熱局部穴位,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祛溼除寒等功效。

盛夏來臨蚊蟲出沒,章醫師分享,民眾能到中藥行購買乾燥的艾草葉作為填充物,放入茶包袋再裝進香包袋束口封好,天然薰香能安神定心,也可隨身攜帶作為驅蟲避邪之用。

【延伸閱讀】

針灸助攻腦中風患者 失智、肢體障礙不見了

乾癬多年「關節痛到無法翻身起床」! 口服標靶藥物納保捎福音

肺腺癌標靶藥納健保 晚期基因突變肺癌延命希望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流感疫情上升,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達7萬多人,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3例死亡,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3N2為主。疾管署提醒,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等流感危險徵兆,最好立即就醫。上周逾7萬人感染流感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國內類流感門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研究發現國人12大危險因子,包括高血糖、抽菸、高血壓、PM2.5暴露、高鈉及低蔬果飲食、肥胖、缺乏運動、飲酒、B肝、C肝、高血脂,以及嚼食檳榔。國人死亡危險因子排行台灣大學公衛學院與國健署合作,進行「台灣地區歸因於可介入危險因子之主要疾病死亡負擔」,首次發布影響國人...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林玫妮、摘自/《不被謠言殺死的50個醫學正解》(池谷敏郎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食安問題頻繁,社會大眾漸漸在生活中產生了警覺,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尺。另一方面,對於「養生」的概念,更發展出了新的一套看法,例如多吃哪些食材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眩暈症困擾嗎?小心罹患中風機率恐大增,在台灣,每年約有70萬人次因暈眩就診,多好發於38至72歲;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指出,其實若為良性姿態性眩暈、前庭神經炎,及梅尼爾氏症等眩暈病,透過合併半年以上的中醫治療,非但有助於減緩症狀,也能降低未來誘發中風機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