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玻璃體手術抗黃斑部增生膜 視力不再模糊扭曲

微創玻璃體手術抗黃斑部增生膜 視力不再模糊扭曲

【NOW健康 馬姍妤/新竹報導】51歲蔡小姐是位會計師,工作經常需緊盯電腦和文件,很耗眼力,近幾個月來覺得視力快速減退,以為近視度數又加深,到眼鏡行想配新的眼鏡,但驗光時右眼視力可矯正至1.0,左眼視力卻僅能至0.3,甚至看物體還有扭曲變形的感覺,尋求眼科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左眼有黃斑部增生膜,導致黃斑部產生皺褶,且厚度已是正常的2倍,趕緊接受玻璃體切除併增生膜移除手術,治療後視覺扭曲的症狀改善,視力也逐漸進步至0.8。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醫師林暄婕表示,眼睛的構造好比是台照相機,視網膜扮演底片的功能,而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是視力最重要的區域。黃斑部增生膜指的是黃斑部表面有不正常的增生纖維膜,會造成底下視網膜組織的扭曲變形,因此又稱為黃斑部皺褶。纖維膜的增生過程很緩慢,因此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等到逐漸變厚才會開始造成視力模糊或視覺扭曲變形的症狀。

 

林暄婕說明,黃斑部皺摺與一般俗稱的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退化)不同,但因影響的部位都在黃斑部,故可能有類似的症狀,如視力模糊及視覺扭曲等,民眾如有察覺相關病兆,建議找眼科醫師做詳細的眼底檢查。

 

大部分病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會得到這個疾病,林暄婕解釋,黃斑部增生膜的成因大多與年齡有關,其他像是視網膜裂孔或剝離、曾接受過眼內手術或雷射、外傷、出血、視網膜血管阻塞、眼內發炎等,都可能導致黃斑部增生膜的產生。診斷方式需在散瞳後讓醫師使用眼底鏡直接檢查黃斑部,或加上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OCT)輔助檢查肉眼不易觀察的早期變化。

 

林暄婕指出,當被診斷有黃斑部增生膜時,不用過度擔憂,因增生膜過程緩慢,初期多以觀察追蹤為主,若視力明顯減退或視覺扭曲影響生活,則建議手術治療,將玻璃體清除並移除增生膜。

 

一般術後要數個月的時間讓變形受損的網膜組織及細胞復原,視力才慢慢有不等程度的進步,但近期微創玻璃體手術於健保給付後已十分普及,與傳統玻璃體手術相較,微創手術可減少手術時間、降低病患術後的不適感、縮短傷口恢復期,為病人帶來更多的好處。

 

林暄婕提醒,民眾平時可利用簡便的方式自我評估黃斑部疾病,例如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是注視家中磁磚等方格線條,輪流遮蔽1眼觀看,若發現模糊、線條扭曲變形或黑影遮蔽,應儘速至眼科門診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臨床上並無有效可延緩惡化或改善的食品或藥物,日常眼睛保養醫師建議均衡飲食,可多攝取深海魚類、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芥藍菜)、橘黃色蔬菜(胡蘿蔔、南瓜、甜椒)、堅果,以及水果等天然食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笑容燦爛的人總會讓人感覺格外親切,但家裡有正值換牙期孩童的爸媽們得注意了!齒槽骨狹小、乳牙過早或過晚脫落,都會影響孩子恆齒長出後的整齊度!牙醫師因此建議家長,在孩子國小一、二年級時,至少得做一次口腔鏡和全口X光檢查,為孩子的牙齒美觀做好把關。隨著飲食精緻化,堅硬、難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以往病人到醫院看診,各科醫師必須被動式搜尋才能了解病人的所有病例,且可能要花上數十分鐘;台北慈濟醫院研發「全人全方位病人安全防護網」,當醫師看診時,電腦會自動跳出病人的關鍵病例,如特殊疾病、藥物過敏、情緒問題,甚至經濟弱勢等資訊,都能一目了然。台北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吳秋...

閱讀詳情 »

「老了不中用」是一般長者常見口頭禪,但實際上多半只是長者自己這樣想,王雨林與高金太兩位長者,就是從心靈封閉走向人群,最後發現人生多麼精彩有趣的實際案例,他們也站出來叫所有長者不要躲在家裡,走進人群接觸外面世界,心情很自然就會好起來。 國民健康署統計利用電話訪問 24,624 位各年齡層民眾,顯示雖...

閱讀詳情 »

現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果蔬皮的營養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的果蔬都適合帶皮吃。果蔬究竟帶不帶皮吃,也要分清兩個派別,一個是帶皮吃更營養的果蔬有哪些,一個是不能帶皮吃的果蔬又是哪些,一起來認識下吧。 兩大派別分清果蔬是否帶皮吃 派別一、帶皮吃更營養的果蔬 1、葡萄:葡萄皮抗癌作用。 葡萄皮具有抗癌作用,美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