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玻璃體手術抗黃斑部增生膜 視力不再模糊扭曲

微創玻璃體手術抗黃斑部增生膜 視力不再模糊扭曲

【NOW健康 馬姍妤/新竹報導】51歲蔡小姐是位會計師,工作經常需緊盯電腦和文件,很耗眼力,近幾個月來覺得視力快速減退,以為近視度數又加深,到眼鏡行想配新的眼鏡,但驗光時右眼視力可矯正至1.0,左眼視力卻僅能至0.3,甚至看物體還有扭曲變形的感覺,尋求眼科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左眼有黃斑部增生膜,導致黃斑部產生皺褶,且厚度已是正常的2倍,趕緊接受玻璃體切除併增生膜移除手術,治療後視覺扭曲的症狀改善,視力也逐漸進步至0.8。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醫師林暄婕表示,眼睛的構造好比是台照相機,視網膜扮演底片的功能,而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是視力最重要的區域。黃斑部增生膜指的是黃斑部表面有不正常的增生纖維膜,會造成底下視網膜組織的扭曲變形,因此又稱為黃斑部皺褶。纖維膜的增生過程很緩慢,因此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等到逐漸變厚才會開始造成視力模糊或視覺扭曲變形的症狀。

 

林暄婕說明,黃斑部皺摺與一般俗稱的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退化)不同,但因影響的部位都在黃斑部,故可能有類似的症狀,如視力模糊及視覺扭曲等,民眾如有察覺相關病兆,建議找眼科醫師做詳細的眼底檢查。

 

大部分病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會得到這個疾病,林暄婕解釋,黃斑部增生膜的成因大多與年齡有關,其他像是視網膜裂孔或剝離、曾接受過眼內手術或雷射、外傷、出血、視網膜血管阻塞、眼內發炎等,都可能導致黃斑部增生膜的產生。診斷方式需在散瞳後讓醫師使用眼底鏡直接檢查黃斑部,或加上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OCT)輔助檢查肉眼不易觀察的早期變化。

 

林暄婕指出,當被診斷有黃斑部增生膜時,不用過度擔憂,因增生膜過程緩慢,初期多以觀察追蹤為主,若視力明顯減退或視覺扭曲影響生活,則建議手術治療,將玻璃體清除並移除增生膜。

 

一般術後要數個月的時間讓變形受損的網膜組織及細胞復原,視力才慢慢有不等程度的進步,但近期微創玻璃體手術於健保給付後已十分普及,與傳統玻璃體手術相較,微創手術可減少手術時間、降低病患術後的不適感、縮短傷口恢復期,為病人帶來更多的好處。

 

林暄婕提醒,民眾平時可利用簡便的方式自我評估黃斑部疾病,例如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是注視家中磁磚等方格線條,輪流遮蔽1眼觀看,若發現模糊、線條扭曲變形或黑影遮蔽,應儘速至眼科門診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臨床上並無有效可延緩惡化或改善的食品或藥物,日常眼睛保養醫師建議均衡飲食,可多攝取深海魚類、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芥藍菜)、橘黃色蔬菜(胡蘿蔔、南瓜、甜椒)、堅果,以及水果等天然食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長期旅居巴西1家4人,入境台灣檢疫期間,出現症狀通報確診,今(21)日公告分析病毒DNA結果,確認感染巴西變異病毒,2月24日零時起,有14天內巴西旅遊史須入住集中檢疫所。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巴西回國4人中,包含第903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5歲陳姓男子,日前覺得耳朵劇癢無比,至耳鼻喉科就診,醫師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陳男內耳道孳生黴菌,耳膜和內耳道上長滿一顆顆黑白小點,再清理耳道內的分泌物與真菌團塊,並使用藥物治療後,症狀才慢慢好轉。長時間處溫暖潮濕環境 當心內耳道孳生黴菌陳男的妻子聽到醫師診斷後,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四歲熱愛運動男性,一次寒冷天氣跑步後,雙側足底開始疼痛,吃止痛藥後仍然疼痛而就醫;經診斷發現,其雙腳後足跟有壓痛點,藉由超音波檢查,確認罹患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 這幾種狀況易發生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指出,通常走路、跑步或長時間站立,足底受到過大或過久張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節過後,可以好好整理動搖的牙齒了,但「一次拔好幾顆牙齒,合適嗎?」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病人劉先生不免擔心。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說明,美國牙醫協會(ADA)發表文獻指出:「大部分牙科手術,術前並不需要停藥或改變原本的用藥處方」,他強調牙科手術基本上可透過確實加壓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