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整形填充物注射 使用鈍針提高安全性

微整形填充物注射 使用鈍針提高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及世界潮流,美容醫學治療越來越普遍,民眾對於免動刀的療程接受度越來越高,尤其是臉部填充物注射,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都是呈現穩定成長。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醫師表示,隨著皮膚填充物注射案例增加,醫界越來越重視美容醫學注射物的安全性及注射技術,國外有許多研究報告及研討會陸續提出可遵循的治療準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鈍針(Blunt needle),而不要使用傳統的尖針,可避免99%以上誤將填充物打進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導致皮膚壞死,甚至失明之併發症。

鈍針施打填充物比較安全

曾漢棋理事長表示,國內最常見的美容醫學針劑注射療程包括玻尿酸、微晶瓷、自體脂肪注射及膠原蛋白等,但許多醫師偏好使用傳統尖針施打填充物,雖然具有容易注射、患者較不疼痛等優勢,但也容易造成瘀青,並提高施打在危險部位的風險性,尤其是眉間、鼻子、法令紋等三個重要部位,有時候會不幸打入血管內就會造成併發症。美容醫學醫學會建議,醫師在進行這三個部位的注射填充物療程時,務必使用鈍針以確保安全,目前醫學會已經制訂填充物注射安全準則,將於近期發給會員醫師。

美容醫學醫學會重視會員醫師的教育訓練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教育長宋奉宜醫師表示,美容醫學醫學會對於美容醫學之執業醫師的教育訓練非常重視,每年都有辦理美容醫學之針劑注射及光電治療教育訓練課程,自2006年起開辦微整形注射教育訓練課程,此課程每次(含實習)共32小時,已培訓810位醫師;自2005年起開辦光電治療課程,此課程每次40小時,亦已培訓679位醫師。醫學會要求會員若無相關實務經驗,必須接受訓練課程方可從事該項治療。

接受治療前充分溝通 勿聽信誇張醫療廣告

曾漢棋理事長提醒,任何醫療行為皆存在一定比率之風險,民眾接受美容醫學治療前,切勿聽信誇張不實之醫療廣告,並應於治療前與醫師充分溝通,瞭解療程的成功率及評估相關併發症之風險後,再接受該項治療,以避免因過度期待而衍生醫療糾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延燒,全球面臨威脅,至今新型冠狀病毒究竟源自何處,仍不清楚,目前世衛組織初步懷疑與「菊頭蝠(Rhinolophus bat)亞種存在關聯」。曾參與追蹤SARS病毒源頭的生態健康聯盟獸醫、流行病學家Jonathan Epstein接受《V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根據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的1項研究發現,台灣學童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比例逐年攀升,2017年國內6至15歲學童的鼻炎盛行率將近5成,平均每2人就有1人有鼻炎困擾,比30年前暴增了10倍。   對此,中醫師陳瑞聲表示,過敏性鼻炎治不好的原因有9成是塵螨在作祟。塵螨入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頸部出現腫塊、莫名變瘦,當心是罕見淋巴瘤!現年21歲陳姓男大生一年多前,頸部出現腫塊無疼痛感不以為意,直到腫塊增大數量如葡萄串,就醫時才發現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透過化療對抗疾病後雖緩解卻又復發,在主治醫師苦口婆心勸說下,陳同學挺進接受二線治療,高劑量化療合併自體幹細胞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天氣變化大 流感勿當一般感冒天氣變化反覆無常,流感高峰期又來臨,疾管署統計,2019年10月1日起到2020年2月1日已累計858例流感併發重症案例,其中61例死亡,醫師提醒,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容易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一定要小心。台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說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