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口不再有印記! 新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併發症少

心口不再有印記! 新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併發症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心律調節器已發明超過五十年,傳統心律節律器包括電池本體與導線二部分,隨著時間演進,電池與導線的科技持續進步,儘管電池體積已經少於二十毫升,電線的長期妥善率也超過九成,但仍有不少病患發生相關的併發症。而新的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則可以有效預防大部份併發症的發生,外觀上沒有皮下的電池,也沒有導線的存在,更不會占用靜脈血管,對於特殊狀況的病人可說是ㄧ項新選擇!

傳統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併發症出現死亡率增

早期無導線的心律調節器,以短期而言,植入手術時,穿刺血管與建立電池囊袋相關的併發症約為百分之三;長期的併發症則為百分之五,這些併發症中最嚴重的為囊袋感染,可能導致心內膜炎、菌血症,甚至敗血性休克;一旦發生此類併發症,短期與長期死亡率均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因傳統節律器易因導線造成靜脈阻塞,或是佔用其他醫療,如洗腎、裝置人工血管等,所需使用的靜脈血管,因此成為多重慢性病患者相當嚴重的問題。

缺乏適當靜脈管路、在意身體外觀、易發生感染者的新選擇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目前不僅成功克服早期電池容量的科技瓶頸,且在正常情況下也能提供維持心臟十年跳動所需的電量。臺中榮民總醫院體系心臟血管中心,目前已成功裝置九例,病患滿意度相當高,除了是缺乏適當靜脈管路放置導線病患的優先選擇之外,對於身體外觀非常在意或是容易發生感染的族群,無導線心律調節器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治療方式。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可避免導線及囊袋併發症

中榮心臟血管中心廖英傑醫師表示,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是心律調節器的一大革命,避免了導線及囊袋相關的併發症,病人外觀上也與常人無異,不再有胸口上電池的印記。另外,也深深感受到新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安全,相信這類儀器的使用勢必越來越廣泛,成為將來心律調節器的主流,以造福廣大的病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愛美女性喜歡化厚重眼妝、戴著又長又翹的假睫毛,或是配戴炫亮、時尚的有色隱形眼鏡,這些其實對眼睛健康都有潛在的風險,一旦沒有卸除乾淨,或是對鏡片上的染料過敏,就有可能感染發炎,導致眼睛出現過多分泌物(眼屎)。然而,眼屎過多只是一種症狀,更應注意罹患其他眼疾的可能性,並尋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新冠病毒趨緩,但家長們可別鬆懈,隨著暑假延後,恐增加學童感染腸病毒的機率!目前臨床上,也出現腸病毒71型的重症零星個案,最近幾週因腸病毒症狀就診個案也有持續增加的趨勢。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宜准表示,雖因新冠病毒防疫採取衛生防護高規格措施,讓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比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28歲李小姐單身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1周來甚至咳到覺得喘,不得不就醫,沒想到過敏原篩檢竟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經藥物治療及勤加清掃環境,症狀獲得改善,不必帶黑...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父母養孩子,總怕孩子吃得少,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胖嘟嘟,更是煩惱自己的孩子怎麼吃都吃不胖,是不是腸道吸收有問題?然而,期待腸道吸收狀況好,應先從建立均衡飲食習慣開始! 一直以來,孩子的身型總是被長輩拿來評斷父母會不會照顧孩子的依據,對養出瘦巴巴孩子的父母來說,內心其實也是充滿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