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夏天高溫溽暑,許多民眾外出時,常習慣在頸項圍上一條濕巾,希望藉此消暑氣!但近來網路卻流傳:「濕毛巾圍脖子的方式不僅無助降溫,更可能導致濕氣入體,反讓人體暑濕更重。」的說法,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到底這樣的方法可不可行呢?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濕毛巾圍頸部,有助降溫、消暑?醫師解答…

葉妍廷中醫師表示,在炎炎夏日裡,頸項掛上涼爽的濕毛巾,的確是坊間常見的一種降溫方法。事實上,人體在受到外界酷熱氣候影響,身體的核心溫度也會跟著提高。而此時為了調節體溫,人體會將血管快速擴張,讓體表的血流大量增加,以其將體內的熱能透過排汗而發散。

所以有些理論認為,若此時能在頸部放上冰涼的濕毛巾,可以幫助冷卻因炎熱而擴張的頸部血管、調節頭頸部血流,讓腦部可以立即得到降溫的涼爽感。但是,因人體最有效的散熱機制,是透過排汗來降低全身的溫度,所以這樣的方法,多半只能暫時性的讓局部的體表溫度降低,對於人體核心溫度的散失,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在炎炎夏日裡,頸項掛上涼爽的濕毛巾,的確是坊間常見的一種降溫方法。但真的有效嗎?

不只降溫效果有限~濕毛巾圍住頸項,潛藏隱憂

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人體流汗的效率,會受到毛孔開闔調控,以及外界環境濕度的影響。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人體處於乾爽環境,且體表調控毛孔開關的肌群正常運作時,身體的排汗消暑效率會更加理想,且能很快達到降溫的目的。

所以基於上述理由,如果民眾一昧在頸部圍上濕毛巾,第一,除了會導致毛孔被覆蓋而無法散熱外;第二,在外界濕度增加的情況下,更可能不利於身體的蒸散作用進行。且以中醫角度來看,當身體的暑熱、多餘水分、濕氣無法排除的情況下,自然也會造成暑濕留在體內的窘況發生。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如果民眾又是在激烈運動後,頸部血管、毛孔急遽擴張的狀況下,便立即在頸部敷上太過冰冷的濕毛巾,恐有造成血壓上升,甚至損傷血管壁的可能。

再加上,如果民眾又是在激烈運動後,頸部血管、毛孔急遽擴張的狀況下,便立即在頸部敷上太過冰冷的濕毛巾,恐將造成擴張的頸部血管快速收縮,導致暫時的血壓上升,或是使血管因突如其然的漲、縮而損傷血管壁,埋下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危害。

因此,葉妍廷中醫師強調,綜合以上因素,不鼓勵民眾以冰涼濕毛巾降溫。而是應該選擇使用微濕的毛巾,時常擦拭掉身體與頸部的汗液,才是真正能達到良好的清潔作用,且時時保持體表皮膚的乾爽,有利於身體發揮排汗、蒸散作用的好方法。

想要有效率降溫該怎麼做呢?中醫師說...

如果濕毛巾包覆脖子的方式,消暑效果有限,那想要有效降溫,民眾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葉妍廷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其實想要有效達到消暑目的,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補充水分!水不僅是非常好的體溫調節劑,也可以幫助人體補充因發汗流失的體液,且同時能讓人體發汗、降溫的生理機能持續正常的進行。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而是應該選擇使用微濕的毛巾,時常擦拭掉身體與頸部的汗液,才是真正能達到良好的清潔作用,且時時保持體表皮膚的乾爽,有利於身體發揮排汗、蒸散作用的好方法。

至於喝冰水到底能不能有效降溫?葉妍廷中醫師提到,其實很有趣的是,目前西方醫學研究中的降溫理論認為:「因為溫水能夠幫助人體暫時提高體內中心溫度,讓身體加速排汗機能。」所以想要有效消暑、降溫,不妨在補充水分的時候,考慮補充微溫的開水,效果會更好。

濕毛巾圍脖子是降溫法寶?中醫:4個降溫 消暑要點,亦不傷心血管...

如果是流汗太過旺盛的人,則建議除了一般清水外,可額外添加適量的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

不只多喝水!炎夏消暑、降溫更要謹記這4要點

除了多喝溫水外,葉妍廷中醫師也分享,炎夏想要有效消暑、降溫,還有以下4要點要注意:

要點1/適時補充電解質:

如果是流汗太過旺盛的人,則建議除了一般清水外,可額外添加適量的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因為大量流失汗液會造成身體電解質的流失,在水中加入些電解質,有助於快速補充,避免抽筋或心臟無力的情況產生。

要點2/多吃當季瓜類食物:

平時營養補充上,亦可選用西瓜、木瓜等當季水果享用,水果含水量豐富,也有許多維生素與電解質可以補充,瓜類也是中醫最常用來消暑的食療。

要點3/酒類、咖啡因飲品要適量:

炎熱的夏天,也有很多人會希望藉由喝冰啤酒、冰咖啡來消暑。但不幸的是,酒類跟咖啡因類飲料,由於會產生利尿作用,加速水分的流失,反而不利於補充體液、幫助發散降溫的機制,恐得不償失。

要點4/做好防曬、遮陽:

最後要提醒的是,想要避免暑熱的持續累積,建議大家要做好防曬工作,於外出戴帽子、撐陽傘避免陽光直射,更是最立即有效的方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580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B肝病人除了要積極治療之外,也得要當心D肝上身,以免肝臟加倍受損,進而肝癌上身!臨床上,就有一名四十多歲B肝婦人,在治療之後仍然出現肝臟發炎現象,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還同時感染了D肝,所幸經由干擾素治療,肝功能已恢復正常。每百名B肝會有二人感染到D肝收治該名婦人的台大...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春霓、摘自/《我的阿娘,莊淑旂傳:第一位女中醫師的國寶級養生智慧》(莊壽美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自我健康管理法中,體型的自我診斷十分重要,各人的體型因各人的飲食習慣而有所不同,在中國傳統食補觀念中,食物各有一利一害,每一種食物因為吃的人健康狀況不同而產生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為南部女嬰與北部男嬰,發病年齡均為2歲以下,分別於6月6日、6月11日發病,因陸續出現發燒、肌抽躍等情形就醫,並由醫院通報採檢。經檢驗及審查,其中南部女嬰確認為伊科5型腸病毒重症,北部男嬰確認為克沙奇A6型腸病毒重症,所幸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有許多著名溫泉區,都設有公共泡腳池,許多人習慣泡泡腳紓壓一下;不過,國內研究發現,半數戶外公共泡腳池有微孢子蟲,一旦溫泉水接觸眼睛,很容易罹患微孢子蟲角膜炎,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水研究》(Water Research)。戶外公共泡腳池 微孢子蟲陽性率達50%陽明大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