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律不整嗎?考慮一下肉做的心律調節器 | 健康達人網

心律不整嗎?考慮一下肉做的心律調節器 健康達人網

因心律不整等原因需要植入心律調節器的病患,往往面臨體積太大、電池沒電、感染或甚至是面臨 Wi-Fi 殺人問題,不過這些在未來可能都不再是問題了,因為生物的「心律調節器」將取代現行的電子式裝置,它甚至不用植入到體內,因為它就是心臟本身。

一項研究已經成功透過基因工程,將豬心肌細胞改造成具備產生心跳功能,如此一來,便不需要額外加裝不屬於原本身體的電子式心律調節器。健康達人網之前報導現在歐美已經發展出「子彈大小的心律調整器」,也許再過一個世代,便可由這種生物式心律調節器取代。

產生新的「竇房結」

這項發展中的療法可適用於目前不適合戴電子式產品的患者,例如受到感染必須短暫移除裝置的人,還在母親腹中的胎兒也無法使用。這項刊登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研究,其原理其實是在重新製造一個「竇房結」(sinoatrial node)。竇房結是心臟中發出電子脈衝訊號的部位,決定了心跳的頻率,如果運作不正常,就會發生心律不整等問題,人會覺得沒力、昏厥甚至心跳驟停。

研究團隊利用病毒攜帶一段基因叫做 TBX18 進入人體,病毒本身並不會在體內複製,但會讓基因嵌入心肌組織的一個小區域,就可以把這個區域轉便成竇房結。至於為什麼會選上豬做實驗,是因為豬心不論在大小與結構上都與人類相近,因此可以合理推論未來應用在人體上的實用性,而在其他單位的研究中,也已經有用豬心做心臟移植的動物實驗成功案例。

心跳提昇 也更有活力

實驗發現,這些原先有心跳過慢疾病的豬豬,在注射病毒幾天後,心跳明顯比沒有注射的更快,而這些豬在運動時,心跳還可以更快,休息時可以放慢,很符合實際上的需要,心臟也比其他沒有基因的豬更有彈性,當然,牠們的活動力也比較強。

研究團隊表示,這還是一個初步的成果,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種療法的安全性與效用。同時,他們也要解決在實驗中就出現的效用減弱現象,這很可能是因為身體對這些細胞產生干擾。雜誌編輯在稱讚這項研究的前瞻性時,也提醒那些原本僅是載體的病毒,會不會造成後續的影響,而這種療法會不會產生多個竇房結造成彼此競爭的情形,也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紐籍機師違反防疫規定,不只自己確診還1傳3人,讓台灣好不容易維持253天的0本土紀錄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接受電台專訪時吐露自己的心聲,先嘆了口氣,坦言自己內心確實「有點失落」。陳時中過去也在第一批武漢包機出現有台商確診時,公開激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跟女性友人密切接觸6天、並出入不少公共場所,接受疫調時卻全部一句「想不起來了」,讓0本土病例破功的長榮航空紐籍機師,除了桃園市衛生局已開出的30萬元罰單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表示,還有一張罰單要開!只要證實該機師在機艙內不聽勸導乖乖戴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上班族健康之所以「亮紅燈」,危機最多來自這5大問題!根據國內最新一份針對職場健康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體檢顯示,上班族健康危機與三高、體重過重、脂肪肝、尿酸、腎結石等息息相關,值得注意的是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又占多數。 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該院2020年5月至9...

閱讀詳情 »

失智親人抓糞塗牆? 第一線醫師告訴你怎麼面對 陳乃菁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系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我長期接觸失智症患者與家屬,這幾年經驗累積下來,感覺人生忙碌事情百百種,但每日最基本就是吃喝拉撒睡。這些看來再平常不過的小事,放在我的失智患者身上,卻往往成為難以處理的大事,讓照顧他們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