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律不整治療再精進!心導管電燒精準定位,助患者燒除「心」頭患

心律不整治療再精進!心導管電燒精準定位,助患者燒除「心」頭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律不整廣義來說指的是心臟發生不正常跳動,包括心跳太快、太慢或跳動不規律;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心房顫動,中風風險也較高。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統計,心房顫動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有1%,且男性多於女性。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陳永隆醫師表示,多數患者對於心律不整的感受性低,因此在檢測不夠普及的狀況下,人數極有可能被低估。目前心律不整治療以心導管電燒為主,隨著治療技術越來越成熟,治療精準度不斷提升,使更多心律不整患者能一次燒除心頭患。

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心房顫動恐超過35萬人,更恐增中風風險   






  心律不整治療再精進!心導管電燒精準定位,助患者燒除「心」頭患

陳永隆醫師表示,過往大家印象中認為心律不整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事實上這幾年已有年輕化趨勢,門診常見三、四十歲患者,以最常見的心房顫動來說,依據過往心房顫動盛行率推估我國僅有23萬名患者,然而依近幾年健保資料分析估計,實際患者卻超過35萬人,顯示心房顫動過往人數可能被低估,長期下來,也可能提升中風風險,因此成為國內外醫界關切的議題。

電燒療法兩大新進展,提高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

治療心律不整可分為藥物治療以及較有助於根治的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則包括冷凍療法、電燒手術。目前冷凍療法常用的第二代效果雖較早期的第一代進步,但僅能做單純的肺靜脈局部治療,若心房顫動問題點在左心房、右心房等其他位置,就無法單靠冷凍療法解決。

而電燒療法則不同,不論病灶在哪,都較能夠全面處理,尤其是電燒手術在這幾年更是有了重大進展,使成功率大為提高,相較以往復發率也大為下降。

陳永隆醫師分享,像是新研發的壓力定位導管,就可透過數值清楚了解電燒治療的狀況,提升手術成功率。不像從前可能燒了幾十個點,但很多是「空包彈」,現在每個點都能精準燒灼,且手術時間較以前大幅縮短;而另一個進展則是高密度定位導管,過往有些較複雜的心律不整,用傳統方式很難了解病灶位置,透過高密度導管,醫生就能掌握真正要燒的點在哪裡,不僅可提高成功率,更能縮短手術時間。相較於冷凍療法因為無法做定位,也沒辦法偵測心律不整的機制,所以只能處理較單純的肺靜脈病灶。 

電燒治療燒除「心」頭患 醫:技術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應積極就診

一名五十歲魚市場批發公司主管,因罹患心房顫動,在第一次治療時採用冷凍治療,沒想到卻在術後三個月內開始頻繁復發,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甚至因為擔心疾病隨時會再發作,使心理承受極大壓力。經過陳永隆醫師建議後改用電燒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僅發現過往冷凍治療的病灶有復發情況,此外,也在手術過程中發現了非肺靜脈的病灶,於是透過電燒治療一併燒除,術後一年多皆未再發作,病人覺得重獲新生,也成功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心」頭患。 

陳永隆醫師表示,電燒術治療應用於心房顫動,已有數十年的臨床經驗,台灣技術更是媲美歐美先進國家。若是家族中有心律不整,甚至猝死病史者,都是心律不整高危險群,而如果常覺得心跳不規律、胸悶、心悸、呼吸喘,也要有警覺,心律不整很難自我診斷,必須接受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尤其是心房顫動,只要出現相關症狀,應積極尋求醫師協助,且這幾年各大醫院多採取醫療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由醫師、病人、家屬共同針對病情來討論,經過醫師說明各種治療的優缺點,討論後再由病人或家屬選擇治療方式,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


心律不整治療再精進!心導管電燒精準定位,助患者燒除「心」頭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復健枯燥乏味,讓你沒動力嗎?北榮研發「智慧醫療復健系統」,結合虛擬實境遊戲,病患正確完成指定動作,才能闖關成功。根據人體臨床試驗發現,五十肩患者每周2次、每次40分鐘,連續4周復健治療,肩關節活動力獲得大幅改善。 智慧醫療復健系統 讓復健變有趣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60歲的婦人,被診斷為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時,經過傳統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加上化學藥物治療,副作用的影響,讓婦人十分抗拒化療,甚至曾經一領到化療藥物時就開始噁心作嘔,身心壓力相當大!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回憶道,這位病人於癌細胞再次復發轉移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人工淚液 不會越點越乾 許多民眾對使用人工淚液抱持著迷思,「聽說人工淚液不能常點,會越點越乾?」乾眼症患者一旦誤信迷思,不願意或未積極使用人工淚液,反延誤治療,導致眼睛慢性發炎,若長時間持續讓眼睛處於乾澀的狀況下,將使正常淚液分泌細胞逐漸壞死、減少,更加重乾眼症的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保有條件給付C肝患者口服新藥,造福許多患者,減輕負擔,但實施迄今還不到兩個月,食藥署卻已收到四起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其中包括一例死亡個案。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顏聖烈指出,C肝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常合併慢性疾病,就診時務必主動告知正服用那些藥物,以減少藥物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