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肌梗塞後不敢動? 心臟復健恢復佳

心肌梗塞後不敢動? 心臟復健恢復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鍾先生9年前安裝心臟支架後,便定期至心臟科看診,2~3年前開始,自覺體力愈來愈差,遂接受心臟物理治療。這些日子下來,復健成效佳,已經可以正常出門,甚至重拾旅遊興趣。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喬馨表示,很多人疑問,心肌梗塞後何時可恢復活動?通常只要沒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心絞痛等生命不穩定現象,即可開始活動,並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

鍾先生過去因心臟疾病,常常喘到無法出門,後來便定期至奇美醫院復健。近幾個月由外籍看護陪同,每周到院復健三次,復健部會為他貼心電圖、量血壓和血氧等,相當安全,就算有時候較喘,也有氧氣設備可使用。鍾先生在藥物、戒菸、飲食控制和復健相輔相成之下,已經可跟隨家人出門旅遊,除了在國內遊玩,甚至可以出國到新加坡、韓國等地,人生由黑白變回彩色。

對於心臟疾病患者來說,常常因心肺功能形成生活不便,甚至可能必須放棄一生事業、正常休閒活動,只能在家臥床或限制活動,或是想運動、旅遊卻擔心心臟無法負荷。陳喬馨指出,一般心肌梗塞發生後,若無心臟衰竭、胸痛或心絞痛、心律不整、休克、發燒或血壓過高或過低等狀況,就可以逐步恢復活動。患者可透過專業人員安排規律復健運動,改善疾病並減少心臟疾病再發生率。

陳喬馨表示,像鍾先生這種因心臟疾病多年進出醫院急診的案例,在持續心臟治療約6個月後,平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31.5%、三酸甘油脂11%、心臟病死亡率27%;降低休息時心跳速率7下,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0.35%。若是中、高危險群的心臟病人,可諮詢復健科專科醫師,在物理治療師監督以及血壓、心電圖等生命現象監測下,從事運動訓練,增添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病患心跳突然停止,得進行緊急搶救時,低溫治療是改善心跳停止病人存活率和神經學預後的選擇,為了幫助更多重症病患,國際扶輪3490地區樹林芳園扶輪社透過扶輪社全球獎助金齊聚3國10社之力,共同捐贈價值227萬的低溫治療儀、腦波監測模組等儀器給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可望能藉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防疫措施可望於6月7日大解封!繼昨(25)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口罩解禁,今(26)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至今已連續44日沒有本土案例,6月7日若持續沒有本土案例,將滿4個潛伏期,屆時可確定台灣社區新冠肺炎安全,口罩、社交距離、群聚活動都不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常讓孩子採以低鹽飲食嗎?一旦缺乏鹽氣,就可能會出現叛逆的反應;根據《你的身體想要鹽》一書指出,常常叫孩子吃飯時,孩子都會頂嘴拒絕,甚至不斷的反抗,這時讓孩子吃點稍鹹有點味道的食物,就能讓身體及想法漸漸緩和下來,而這樣的方式,用在大人身上也能達到相同效果。 血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敦睦艦隊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26)日結案,藉由病毒與抗體檢測,研判磐石艦上首例應該在3月10日發病,艦上感染應該有4波,總計36名病毒檢驗陽性,與8名血清抗體陽性,病毒由台灣社區帶至船艦。 首例發病日期在4月10日 艦上侵襲率約11.7%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