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兩小時無功能 救命關鍵三要素

心臟兩小時無功能 救命關鍵三要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心肌梗塞真要命! 葉克膜手術救一命

52歲的空勤總隊吳教官,在隊上待命時因嚴重的左胸疼痛,臨時被送往梧棲童綜合醫院急診室,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旋即陷入昏迷並失去生命徵象,經過電擊、CPR、葉克膜、心導管、加護病房,他的心臟沒有功能將近兩個小時,幸運的是,救人無數、有福報的吳教官,已經痊癒出院。

救災英雄出意外 靠急救團隊挽回一命

吳姓教官平日專職救災、救難、救護、觀測、偵巡、運輸等任務,救人無數的他是駕駛空勤總隊直升機的飛行英雄,今年更獲選為106年搜救有功人員,預計10月31日接受國家搜救中心表揚,以往並沒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疾病,而飛行教官嚴格的訓練也讓他相當自豪自己的體能狀況。

在隊上待命的吳教官日前突然嘔吐並劇烈的左胸疼痛,緊急向長官報告,機警的林大隊長立刻派遣同仁火速載送他到梧棲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路程中吳教官不斷痛苦的以拳頭搥胸,並且要求同仁開快一點,表示快受不了,甚至向同仁說「闖紅燈沒關係、罰單他來付」,可見當時狀況危急程度。

經過童綜合醫院四大急救團隊(急診室、葉克膜、心導管、加護病房)的努力搶救後,終於讓吳教官心臟恢復跳動。總計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吳教官的心臟亳無功能,只能靠CPR、葉克膜、心導管打通冠狀動脈保住性命。

三關鍵救命因素 起死回生是奇蹟

參與整個急救過程的急診部主任吳肇鑫醫師表示,吳教官起死回生雖然說是一個醫療奇蹟,其實也有幾個非常關鍵的救命因素。

一、突發性的胸痛,一定要立即送醫,因為隨時有可能併發致命性的心率不整而猝死。吳教官的長官當機立斷立即將他送醫,是救命的第一個重要決定。

二、急性心肌梗塞時若冠狀動脈有嚴重的阻塞,心臟可能陷入缺血和心律不整而無法正常運作,如果「CPR+電擊」也沒有奏效,但是腦部並沒有缺氧的現象,葉克膜的裝置就是唯一的活命契機。

三、急性心肌梗塞,不論年齡、不論性別、不論有無慢性病,隨時都可能發生,民眾一定要了解附近的醫院有沒有24小時都可以運作的葉克膜團隊和心導管室,必要時才能搶救性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9歲女性,常被惡夢嚇醒,發現枕頭套被汗濕,身上卻不流汗,看過很多科別的醫師,仍無法改善。而當患者走進診間,醫師發現,其表情平淡,連眨眼都顯得不自然,請她做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快速碰觸動作,標準每五秒要十五次以上,她才十次;在平舉雙手,右手有非常微小的顫抖,再進一步做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僅有不到1%的民眾因靜脈曲張至醫院尋求診治,可見許多患者往往輕忽此疾病的嚴重性!嚴重靜脈曲張有可能會有嚴重的併發症,如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是致命的肺栓塞,幸而目前已有新式微創血管內手術可做治療,且經證實可有效減少發生嚴重併發症近一半的機率。這項研究成果並榮登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胸痛若發生在成人身上,需先排除心臟血管問題,尤其可能是心肌梗塞誘發,但在兒童身上,心臟血管的胸痛只占約5至10%,反而多因非心因性胸痛所引起,佔約90至95%。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表示,其中一半多為良性不明原因疼痛,以及肌肉骨骼疼痛、腸胃道疾病等因素所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台灣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經調查發現50歲以上的男性約佔四分之一,女性則有三分之一。尤其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也越來越普遍。正視高齡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