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疾病易出現重症! 國健署提醒「生活注意要點」

心血管疾病易出現重症! 國健署提醒「生活注意要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民健康署、吳昭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葉宏一、九九網站、中風國際文獻及世界心臟聯盟(WHF)指出,心血管疾病是COVID-19患者常見的合併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COVID-19後,易有重症、高死亡率;及民眾對疫情產生恐懼,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常規就醫及急症就醫急遽減少,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害生命。

落實防疫護心  緊急用藥隨身攜帶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對疫情勿過度恐懼,疫情期間更應預防心血管疾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做好個人疾病控制。

有心臟病史的民眾,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多留意自己或親友身體的變化,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避諱就醫;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三高生活作息要正常  規律回診和服藥

三高控制要定期量血壓及血糖。確保個人身心狀況,所以睡眠要充足,情緒要平穩,採取適用的放鬆技巧,如腹式呼吸、音樂、泡澡等,若感到個人身心有壓力或焦慮,尋求家人或朋友協助或您的醫療照護團隊諮詢。

遵照醫師處方服藥,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領慢箋患者可優先至社區健保特約藥局領藥或應用醫院藥來速方法取得。

留意徵兆提高警覺 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

記住中風症狀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做好個人防護並快快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葉宏一名譽理事提醒,若發現心血管疾病發作徵兆也不能輕忽,不要避諱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增加復原機會。

【延伸閱讀】

不怕患者眼球亂動 「精準微脈衝」白內障手術安全又快速

疫情長期肆虐 預期性焦慮民眾大爆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5歲的張女士,原本體力好、搬重物都自己來,突然某天開始右肩卡卡的,時不時就像針扎一般疼痛,後來甚至手都舉不起來,連梳頭都沒辦法,原以為是年紀大了有五十肩的症狀,跑遍中醫診治、推拿數次,卻完全沒有改善,直到就醫確診才發現是肩部旋轉肌肌腱斷裂。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化妝是基本禮儀,但是很多女性朋友到了夏天往往會為此苦惱不已,因為悶熱的天氣,皮膚容易出油,不僅難上妝、也容易浮粉、脫妝。醫師建議,想要讓底妝上的去,妝前的保養功夫是關鍵。「溫度會影響皮脂分泌」,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鄭慧文醫師表示,台灣夏天悶熱潮濕,容易促使皮膚分泌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福部所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四,要比前年第五名上升一名。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的2013年報「十大風險族群統計」中,糖尿病是榜首,而且平均54歲時,「空腹血糖」即高於100 mg/...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來臨,蚊蟲愈來愈多,一不注意皮膚上就多了一個紅色小點,甚至是又癢又腫的紅色大鼓包,一般人會趕緊塗抹白花油、綠油精等。不過,藥師指出,有些民眾對此類產品的成分容易產生過敏,最好先抹在手臂內側測試,另外,若蚊蟲叮咬處已被抓傷則要避免使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