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忍痛20年! 生物製劑助老翁行動自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北一位72歲的老先生,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久,治療二十多年都未見起色,除了帶給他生活上諸多不便,因行動困難,更無法與兒孫出遊;去年,醫師替他申請健保給付T細胞生物製劑通過後,治療效果極佳,目前病情已穩定控制,走路也快了許多,當然,最開心的是能與兒孫一同出遊,共享天倫之樂。

台大醫院免疫風濕科謝松洲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異常,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主要好發於三十歲至五十歲的女性。患者的關節會遭受破壞、進而變形,生活機能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除了可能殘廢,由於免疫失衡,恐引發其他併發症如乾燥症、間質肺炎等,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近年來,臨床上多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生物製劑的成效佳,較傳統藥物更能治療達標。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甚至可以確保生活品質與一般人無異。謝松洲表示,國外患者在症狀不嚴重時,使用生物製劑,順利恢復生活機能者不在少數;建議國內患者若經濟許可,也可以儘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

生物製劑依照作用目標不同,又分為T細胞、B細胞、IL-6、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等;謝松洲指出,其中針對許多患者擔心的結核菌感染風險,T細胞生物製劑感染率低,安全性較高,是令患者安心的選擇。關節一旦破壞,不易恢復,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能達標,以目前的觀點來說,生物製劑的效果是最佳的,早期及定期治療,可以享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而最近天氣變化不定,早晚溫差大,謝松洲也呼籲病友注意日常保健,舒解壓力、飲食均衡、避免感染,更要規則服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8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人大腸癌發生率連10年居首,儼然成為台灣新「國病」;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忽略。預防及治療往往是民眾關心的議題,有鑑於此,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於2018年7月7日在高雄市舉辦腸癌衛教講座,由高雄長庚陳鴻華理事長與高醫王照元副院長帶領李克釗醫師一同共襄盛舉。事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0歲的陳爺爺,兩年前因騎車摔倒至骨科就醫,醫師發現骨密度相當差,且長期有貧血的症狀,經轉診至血液腫瘤科後,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其骨頭被嚴重侵蝕得千瘡百孔,導致骨痛、虛弱到離不開家門,而當時新生的小孫女便成為陳爺爺求生的支柱,加上家人全力照顧,以及在藥物治療穩定控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糖尿病多死於心血管併發症 這些指標都要顧第二型糖尿病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五位,全台罹患人數超過200萬人。而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多是大小血管發生病變。若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損害血管和神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糖尿病治療不能僅只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更要控制好體重、血...

閱讀詳情 »

長時間肚子脹痛、便祕甚至出現血便,可能是腸癌症狀!隨著國人飲食習慣西化,攝取過多高脂、高糖、精緻化食品,再加上蔬果攝取量不足等因素,大腸癌已連續10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一般人雖聽聞癌症色變,不過只要平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並戒掉下列5大惡習,就可以大幅降低罹癌風險! 愛吃香腸、熱狗堡 拒絕不了加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