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併發心血管病變

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併發心血管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糖尿病多死於心血管併發症 這些指標都要顧

第二型糖尿病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五位,全台罹患人數超過200萬人。而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多是大小血管發生病變。若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損害血管和神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糖尿病治療不能僅只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更要控制好體重、血壓、血脂,並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判斷糖尿病三大數值 控制「糖」危機

糖尿病的判定應先測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再輔以葡萄糖耐受試驗來確認。當血中葡萄糖濃度愈高、血糖偏高的時間愈長時,體內累積的糖化血色素比例也會愈高根據研究顯示,當糖化血色素數值每增加1%,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1至2成。若血液長時間處在高血糖的環境,容易形成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壁受損,甚至加速血栓形成,也影響血小板的運作功能。

複方劑型一藥多效 助糖友減少併發症發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全世界控制糖尿病的藥物選擇有很多,許多研究中也證實,傳統藥物能減少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但對心血管指標控制效果並不明顯。患者每天除了需要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外,還得服用其他心血管相關藥物,服藥種類多,加上一天必須服藥多次,常造成忘記吃藥或漏吃的情形。

今年3月,健保署通過的新一代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 + Metformin新複方藥物,能一併控制血糖及心血管指標,對體重控制也有良好的額外效果,有助於糖尿病患增加服藥順從性,相對有效減少死亡率、心臟衰竭住院率、中風機率及心肌梗塞機率。

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 減少腎臟再吸收糖分

陳榮福主任表示,複方劑型藥物一顆就有兩種不同作用機轉,對血糖控制而言,有的患者使用後糖化血色素可以降1至1.5%,而血壓的下降可以多3至5個毫米汞柱。體重則可以有3至4公斤的控制量,對血脂肪也有好處。

陳主任補充,由於藥物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會把體內過多的糖分由腎臟經尿液排出,而尿中含糖,易使微生物滋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每天多喝水協助排尿,加強私密處衛生照護,以免感染情況發生。

糖友莫輕忽! 透過飲食、運動補強控糖尿

糖友常因血糖控制不佳發生病變,所以更要注意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經由各項身體檢查的數值去了解血糖的健康狀況,再透過飲食、藥物、運動相互配合去改善血糖值,促進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的利用,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千萬不要輕忽糖尿病併發症對身體的影響,這樣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魚油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民眾購買保健食品的優先選項之一,許多國際文獻與新聞報導也都指出魚油具有降血脂、保護眼睛、預防失智與改善憂鬱等眾多功效,而最近的保健食品廣告都強調魚油的純度很重要,但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什麼更是我們要注意的呢? 這次好食課專欄將解析魚油的科學,從成分、濃度、含量與比例,一次讓你了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月17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國內隱形眼鏡出口值創歷史新高,近年直接外銷比率約7成5以上。受COVID-19疫情影響及廠商庫存調整,2019年及2020年眼鏡製造業產值連續2年呈現負成長,然而隨著全球疫情逐漸可控下,全球景氣逐步復甦。 國內隱形眼鏡業者積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醫科門診常有老人家就醫,更有不少人主訴是「腳腫腫的」。最近一個月連續有81歲高血壓、腎臟病史的蔡女士,以及89歲高血壓的王先生,都因下肢水腫及疼痛、走路不適到門診就醫,但經醫師診斷卻發現兩者都是腎臟癌合併周邊淋巴、肝臟轉移及下腔靜脈血管壓迫而造成下肢水腫;由於病程都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5歲的阿弟和同桌同學正逢國中生期末考期間,卻因過敏性鼻炎導致每天起床會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擤鼻涕擤到流鼻血、鼻涕倒流、每晚打呼,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雖可改善鼻涕問題,卻又導致昏沉愛睏,嚴重影響上課精神、讀書專注力與考試狀態,若又碰到感冒,未治療還容易併發鼻竇炎及中耳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