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忘記按時吃藥怎麼辦? 補吃藥得懂「時間切半」原則避免副作用

▲用藥應規律,補吃藥必須掌握「時間切半」原則。(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忘記按時間吃藥,相信是每一個人都曾發生過的經驗,但事後匆匆忙忙想起來時,到底該怎麼「補吃」才正確?台中慈濟醫院藥師謝蕙霞提醒,門診常發現有病人忘記吃藥又隨時補吃,事實上,補吃藥時應掌握「時間切半」原則,才能避免藥物濃度過高引發副作用的風險。

本身有高血壓的小張(化名),血壓總是高高低低,原來雖然醫師開了降血壓藥處方,但因為工作忙碌,他常忘記吃藥,每次都是突然想起來時趕緊隨手拿了咖啡或茶就補吃,這才造成血壓起伏不定。

謝蕙霞強調,有類似情況的病人,萬一過餐忘記吃藥,補吃藥時應掌握「時間切半」原則,舉例來說,如果醫囑指示4小時吃一次藥,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兩次的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什麼時候吃藥、如何吃藥也很重要。謝蕙霞指出,為了讓藥物發揮最佳效果,無論是飯前或飯後服用藥物,建議都要至少離用餐間隔半小時至1小時,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

藥師臨床觀察,台灣部份病人除了服用西藥之外,也常搭配用中藥來調理體質,雖然中、西藥物藥性衝突機率較低,還是建議相隔至少2小時以上才安全。

謝蕙霞強調,配藥的最佳夥伴是「適溫白開水」,其他像是牛奶、茶葉、咖啡等都不適合,尤其酒精飲品更是絕對禁止,每次服藥時至少喝100毫升以上白開水,確定藥物進入胃部,避免卡在食道造成灼傷;另外,食物與藥物也會出現交互作用,例如「服藥期間合併食用柑桔類的水果」為例,柑桔類水果可能抑制部分藥物代謝,造成藥物血中濃度增加,進而提高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風險,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及生命。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胖孕婦狂喘又水腫 驚見要命「子癲前症」發作緊急引產

【有影】免疫療法抗癌有「皮膚」副作用是好消息! 研究:存活期延長42個月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首批93萬劑BNT疫苗抵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還透露「九月中旬週週有疫苗」。隨著疫苗陸續到貨,疫情指揮中心規劃輝瑞/BNT疫苗將優先開放給12歲至未滿18歲青少年接種。對於,新北校園的施打期程,教育局長劉明超指出,此次施打對象包括高中職/五專1至3年級、國中7至9年級,共有127所學校,預計9/23至...

閱讀詳情 »

長榮確診機師案16120曾於8月28日返為苗栗頭份老家,苗栗縣日前也辦理社區快篩採檢站進行篩檢,今日479位民眾篩檢結果出爐,其中有4人呈現弱陽性。苗栗縣政府指出,後來又立即加採檢PCR檢測皆為陰性,另外有51人因有症狀改以PCR檢驗也全數陰性,請民眾不必過度慌張。苗栗縣政府表示,苗栗縣今(6)日無...

閱讀詳情 »

波蘭捐贈台灣的40萬劑AZ疫苗,以及台灣透過COVAX獲配之第三批41.04萬劑AZ疫苗,都於昨日到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宣布,第八輪AZ疫苗預約將開放9月10日(含)前符合AZ第二劑接種間隔滿10週以上民眾,接種第二劑,或是7月19日(含)前已意願登記選擇AZ之滿18歲至22歲民眾...

閱讀詳情 »

長榮航空3名機師完整接種COVID-192疫苗,仍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的小孩就讀北科附工也確診。疫情指揮中心針對此,強化桃園市第二級疫情警戒至9月9日,所幸連日來匡列採檢職場、校園等上千人的結果皆為陰性,不過這4名個案的基因定序皆感染Delta變異株,桃園9日過後是否維持強化二級警戒,指揮官陳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