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胖孕婦狂喘又水腫 驚見要命「子癲前症」發作緊急引產

▲預防子癲前症,應於懷孕初期接受篩檢。(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媽咪發喘要當心!台中一名36歲的孕婦,身形較為福態,懷孕34周時突然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緊急送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狀況一度危急,所幸經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才漸趨穩定,醫師並立即安排引產,母子均安,讓家人鬆了一口氣。

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因為臨床上是常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該名孕婦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達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兩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魏沛秝指出,子癲前症是因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身上,由於許多人初期沒有自覺症狀,一旦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的時候,症狀已逐漸惡化,恐損及孕婦器官及寶寶生長,需透過引產才能避免危及母子。

預防子癲前症發生,產科醫師通常建議孕婦於懷孕11周至13周又6天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檢查項目包括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UTPI)、抽血檢查母親血液中血漿蛋白(PAPP-A)和胎盤成長因子(PlGF)數值,和母親病史及血壓量測,可有效篩檢90%以上會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

魏沛秝提醒,如果篩檢發現屬於早發型高風險孕婦,可於懷孕16周左右,每日服用100毫克阿斯匹林,能有效降低50%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風險,但若於16周以後才接受治療,就只能降低20%早發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率。

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醫師強調,飲食上必須減少鈉的攝取,並多吃含鉀蔬果,協助心血管舒張,有效調節血壓,並需定期追蹤血壓、控制體重,產後因比一般人有較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仍需控制體重,每年定期健檢。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免疫療法抗癌有「皮膚」副作用是好消息! 研究:存活期延長42個月

富二代婚後寧願自慰、不愛上床 背後竟是這毛病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黃信峯/綜合報導 台北市中醫公會近期舉辦理事長與理事選舉,今年競選活動特別熱烈,有多組候選人參選將有一場激烈競爭,其中具豐厚學術背景郭育誠醫師帶領的「李小龍團隊』,提出『漢醫科學化』的創新競選理念,使中醫業界為之沸騰,引發熱烈討論話題。 郭育誠醫師(右2)與李小龍團隊和影。(記者黃信峯翻攝) 郭...

閱讀詳情 »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談到歷史春秋時期,伍子胥被楚王追殺,在過昭關時因為煩惱如何過關,一夜之間黑髮變成了白髮。一夜白髮看似誇張,但許多案例顯示,若精神壓力過大,短時間內確實可能長出許多白髮,因疫情影響,許多人因生活跟作息和飲食不正常,近期也有許多人在疫情造成一夜白髮的情況,太元生醫研發團隊指出,如...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病協會(AHA) 冬季氣溫變化,當血管受刺激強烈收縮,血壓突然升高,一旦超過人體適應力時,就容易誘發血管破裂,就會導致中風。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可見中風對健康影響很大,且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24)日前前往榮獲「110年桃園市金牌企業卓越獎-新人王獎」的上暘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出席金牌企業觀摩活動。鄭文燦表示,年年舉辦的「桃園市金牌企業卓越獎」,經由嚴謹評選與激烈的競爭,百中選一推舉出得獎者;而因疫情睽違2年再度舉辦的首場金牌企業觀摩活動,期盼企業間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