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忙到習慣性憋尿? 當心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腎症候群」最壞要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工作、生活忙碌,你也是習慣性憋尿一族嗎?當心憋尿也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提醒,憋尿一旦成習慣,長久下來不只影響泌尿系統,連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能會升高,全因為憋尿會使膀胱脹大,讓細菌有機可趁,從尿道逆行往上跑到膀胱、輸尿管,再到腎臟造成腎盂腎炎,若嚴重感染恐出現腎功能衰竭,最後也會影響到心臟。

為何腎臟會對心臟造成影響?施奕仲說,腎臟是負責排尿液的器官,是身體重要的排毒機制,當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尿液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可能出現積水現象,心臟便需要更大力的工作來進行身體運作,這是可能間接導致心臟功能受損的主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腎臟排尿的過程中,會輔助身體調節電解質,排掉過多鈉離子、鉀離子,所以如果無法順利排尿調節時,也可能會引發急性心律不整,甚至有猝死風險。

施奕仲指出,腎臟與心臟互為共生,根據《美國腎臟病學雜誌》研究分析發現,有心臟衰竭、冠心病、中風等病史者,未來發生腎臟衰竭的機率比沒有心臟病史的人多出10倍;另外,美國相關統計也發現,在急性心衰竭住院的病人中約30%病人合併有慢性腎病變,顯示心臟與腎臟兩個器官關聯十分密切像是共生關係。

施奕仲說,若腎臟出問題會導致心血管風險倍增,反之,當心臟出問題,腎衰竭風險也會增加,臨床上被稱作為「心腎症候群」,臨床上最不樂見就是兩者疾病進入惡性循環,無法判斷誰是因、誰是果,最終走向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的路。

施奕仲提醒,不管是有慢性腎臟疾病、三高者,還是有在吃中西藥、平時水喝較少的族群等,都應該定期進行腎功能、心血管相關檢查,包含驗尿、抽血、腹部超音波,及早期觀察腎臟受損狀況。而想護腎,最好做到不亂吃藥、遠離有毒物質、避免腎結石以及多喝水等4大護腎準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嘴歪眼斜非中風 年輕男「五官移位」竟是帶狀疱疹長到耳朵

疫情降溫「視訊後遺症」冒出來 小五童近視度數竟增1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封來自馬偕博士故鄉的求援信,讓台灣的馬偕醫院決定捐贈15萬片醫療外科口罩給加拿大,專門提供給醫院及長照中心等機構醫療人員使用,今(18)日正式由加拿大駐台辦事處及加拿大商會代表受贈。而該筆捐贈馬偕醫院不但自費購買口罩,更負擔運費及關稅,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電商物流龍頭亞馬遜(Amazon),是少數近期成長驚人的企業,先前由於疫情影響,許多民眾生活中的必要購物都改為線上消費模式,以減少出門受到感染的機率、配合政府規範,但Amazon的員工則是越招越多,以應付龐大的業務量,相對面對病毒的風險也增加。近期Amazon開發出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14時宣布於15時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新增1名境外移入個案及防疫作為等事宜。據了解,該名境外移入個案為和孟加拉染疫夫妻同班機返台的60多歲男性,入境時並無症狀。而國內仍維持連續67天無本土病例,截至目前累積446例,分別為355例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迄今確診445例,台大醫院今(18)日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舉辦康復出院慶生會,其中一名重症患者A先生,不但先後使用呼吸器、葉克膜超過1個月,更一路挺過在加護病房的47天,住院75天後出院,寫下多項最高紀錄,被形容「一腳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