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台灣死亡率增加很正常? 急診醫:台灣是第一次

快新聞/台灣死亡率增加很正常? 急診醫:台灣是第一次

近期疫情嚴峻,目前全台累積260例死亡,其死亡率高於全球死亡率。面對這樣的狀況,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今(7)日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死亡率增加是正常的狀況,而「炒作死亡議題是不必要的」。

蔡賢龍指出,去年多數國家在經歷「第一次」COVID-19病例快速增加時,死亡率都不低,以義大利來說,甚至高過 8%,其他國家之後雖都有第2、3次疫情爆發的情況出現,但死亡率都能下降。蔡賢龍認為,目前台灣是第一次經歷COVID-19社區病例快速上升,所以死亡率增加是正常的狀況。

蔡賢龍認為,目前移工、廠房的疫情爆炸是令人擔心的問題,但是「隱藏的高手」一直都在,部桃、諾富特事件出現,都有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在前線處理問題,而「罵最大聲的,通常沒做事情;真正做事的,大多腳踏實地,謹慎地看待事情發展,樂觀地面對未來狀況」。除此之外,蔡賢龍認為即使真的爆炸,台灣還有眾多高手,但不會是罵最大聲的幾個。

蔡賢龍呼籲民眾,若同意防疫視同作戰,那麼在批評之外就是協助中央指揮,並非沒有採納就是一言堂。蔡賢龍也鼓勵大家「團結合作讓我們度過難關,內憂外患下,我們都這麼度過了,加油!這場比賽,應該快到一半了」。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喉嚨卡卡,卻遍尋不到異物,75歲的陳先生,過去好幾個月來都感覺到喉嚨卡卡的,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但醫師用內視鏡左查右找怎麼也找不到陳先生口中的那一根魚刺,卻在左側舌根發現腫塊,手術切片證實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已經是口咽癌第四期了。 收治病...

閱讀詳情 »

▲醫療團隊取下的黏液瘤。而黏液瘤最常像葡萄一樣長在左右心房中間的隔板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輕輕,突然半邊肢體動彈不得,22歲陳小姐日前就面臨如此恐怖的經歷,夜裡突然驚覺自己無法動彈,全靠男友迅速把她扛上車送急診,原來竟是因為心臟黏液瘤一口氣導致腦部、雙腿等多處栓塞,台北榮總出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正念」(mindfulness)是防止憂鬱、焦慮復發的有效療法,廣泛地運用在心理、職場、教育等各種不同領域。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過去三年期間,在門診開設過五梯次的「正念認知治療團體」,成員參加完正念團體後憂鬱、焦慮症狀獲得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有鑑於此,草屯...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4月7日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的世界健康日(World Health Day),在渡過艱辛的2020後,除全民共同努力防疫外,默默在前線捍衛國人健康的醫事人員功不可沒,也突顯臺灣醫事技職教育的重要性;臺灣健康管理學會特委請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於4/7星期三上午九點於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