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染疫護理師診所就醫 陳時中指「警覺性不夠」:檢討密切接觸者定義

快新聞/染疫護理師診所就醫 陳時中指「警覺性不夠」:檢討密切接觸者定義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北部某醫院發生群聚感染,曾照顧確診重症病患的醫師(案838)接連傳染給同居的女友護理師(案839)、同院護理師(案852)、同院醫師(案853),其中案852曾兩度到藥局,且發病後到診所就醫,引發外界質疑。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該個案警覺性較低,指揮中心未來將對「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進一步檢討。

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向來對潛伏期採檢陰性是高度警覺,所以才會安排院內266名醫師人員二採;至於個案是否在一採後放鬆了警覺,相信有這樣一個警覺性不夠的情況,但她第一時間也到醫院去採檢,傷害並沒有擴大。

陳時中強調,這次疫情讓指揮中心非常警覺,「未來對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進一步來檢討」,任何可能的接觸者,不再接觸密切或防護情況,只要有接觸到都請他們停止上班,先在家裡面等待適當時間再來採檢,有健康狀況也一定要報告。

陳時中說,該個案警覺性比較低,可能是因前一天檢驗過是陰性,因此在輕微症狀下到附近的診所看,而該診所醫師也有警覺,請她再去大醫院檢查。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想改善過敏、想改善便秘,很多人都會說要多吃益生菌,甚至連小朋友皮膚過敏等等,益生菌幾乎快要變成無所不能的代名詞,不過在吃益生菌之前,你知道什麼是益生菌嗎?他到底又是如何對身體有益的呢?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益生菌為:活的微生物,給予人類或其他動物補充一定數量後,可改善腸道內微生物之平衡而有益於宿主的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籠罩之下,癌症一樣是台灣人最要命的元凶!衛福部今(18)日公布最新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惡性腫瘤)一樣居冠,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去年被癌症奪命有5萬161人(前一年5萬232人)微降,占所有死亡人數29%,「癌症死亡時鐘」每10分30秒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莫德納疫苗又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8)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正式證實,確實有24萬劑的莫德納疫苗正在路上,預計今日下午4點左右運抵台灣,而這一批最新到貨的莫德納疫苗效期可到今年12月15日。 陳宗彥在記者會也再三強調,只要是有明確運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中藥好神!最新研究發現,傳統中藥材茯苓萃取物,具有提高免疫力與抗過敏氣喘的潛力,對於過敏性氣喘的患者,未來又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長期針對茯苓進行藥理研究的杏輝醫藥集團,陸續發表研究報告,驗證杏輝研發的專利茯苓萃取物,可透過調節1型T輔助細胞 (Th1) 與2型T輔助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