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男子到台北慈濟篩檢確診 出現ICU症候群脫衣奔出病房

快新聞/男子到台北慈濟篩檢確診 出現ICU症候群脫衣奔出病房

本土疫情延燒,前線醫護忙於照顧患者。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5月22日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後,發現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於是男子在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但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急性精神症狀,並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自己竟渾然不知。

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吳燿光指出,該名患者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竟在30日下午1時左右,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正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後,於31日中午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

院方說明,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因為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起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狀態,患者的病程常時好時壞。臨床上,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特別是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

陳益乾表示,治療此類病人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教導患者記錄目前所在的空間與時間,協助其認知重建;其次家屬關懷也相當重要,保持電話連繫使患者安心,才能盡速恢復正常。

吳燿光則提及,類似該名男子症狀之患者,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疫情緊繃之際,台北慈濟醫院仍用心跨團隊照護診療,後續也將由身心科追蹤病人情況。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蜂蜜不純不必砍頭,但未來得挨罰了!食藥署今(24)日預告「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草案,為蜂蜜正名,未來只有純蜂蜜能夠標示「蜂蜜(蜜)」、「100%蜂蜜(蜜)」、「純蜂蜜(蜜)」;另外,蜂蜜含量60%以上者要清楚標示添加了什麼,改叫「加糖蜂蜜」或「調製蜂蜜」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之下,台灣搶救生命奇蹟再一例!陳小妹妹在出生後即因全身水腫、大量蛋白尿與腹水,合併呼吸衰竭與小腸穿孔,被緊急轉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進行進一步照護,這才確診為WT-1基因突變所導致早發性腎病症候群,需接受腎臟移植才有可能順利成長,雖然年輕的媽媽願意捐贈左腎,但成人的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來杯冰涼的手搖飲最消暑不過,但衛生不一定每一家都及格!台北市衛生局今(24)日公布最新一波專案抽驗散裝現場調製手搖飲冰品、食用冰塊及配料結果,其中有3件飲冰品經初、複抽結果仍不符衛生標準,包括「功夫茶」、「萃茶風」以及「硬咖啡」等店家都被檢出大腸桿菌群或生菌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4歲的陳小弟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而且越走越近,爸媽帶他到眼科檢查,右眼最佳視力為0.5,左眼0.4。進一步經過散瞳後檢測,陳小弟雙眼遠視超過400度、散光超過200度,醫師發現,陳小弟有弱視問題,需要配眼鏡來矯正視力。  4歲未達0.6,5歲未達0.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