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本土疫情趨緩,部分場域得有條件恢復營運。衛福部長期照顧司長祝健芳今列席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衛生福利機構(社區型)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社區式機構可在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且做好防疫整備工作的狀態下,適度鬆綁,逐步恢復提供服務。其中,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若確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抗原快篩陽性者均不可提供或使用服務。

祝健芳表示,衛福部訂定「衛生福利機構(社區型)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針對「服務條件」、「自主防疫管理措施」、「具有COVID-19感染風險者之應變措施及發生確診病例應變處置」等管理事項,提供社區式服務機構依循辦理,地方政府應輔導轄內機構依本指引提供服務,並填具檢核表報地方政府備查,在完備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提供服務。

該指引適用提供社區式服務之衛生福利機構,包括: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機構(日間照顧、小規模多機能)、附設於住宿機構之日間照顧服務、身心障礙日間型服務(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社區式日間照顧、日間服務機構)、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早期療育機構。

本指引重點包括:

一、服務條件

(一)機構提供服務條件:1.整體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方可提供服務。2.未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疫苗未滿14日者,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SARS-CoV-2抗原快篩(以下簡稱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於三級警戒期間須配合每週自費提供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二)服務對象接受服務條件(未成年者不適用):1.建議服務對象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日後,再前往接受服務。2.未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疫苗未滿14日者,接受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或解除隔離證明,於三級警戒期間須配合每週自費提供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二、自主防疫管理措施:

(一)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之健康管理部分,若為確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抗原快篩陽性者均不可提供或使用服務。

(二)規劃服務動線、分區空間及隔離空間,建立分艙分流及分組活動、用餐機制。

(三)交通服務管理,每車以10人(含司機)為限,車內禁止用餐、飲水。

(四)加強環境(含交通接送車輛)清潔消毒,每日至少2次。

三、具有COVID-19感染風險者之應變措施及發生確診病例應變處置:

(一)發現疑似病例,機構應於24小時內通報,疑似病例應各自於隔離空間等候就醫或返家,且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二)任1位工作人員或服務對象為確定病例時,應暫停服務且立即通報地方主管機關,機構應進行相關人員造冊,並向該等人員宣導請其確實配合疫調。

(三)立即就已知資訊先通知確定病例及可能與其有接觸之人員,等待衛生單位調查與聯繫。

另家庭托顧服務部分,因照顧規模較小,且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皆屬公費疫苗第五類施打對象,較不易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情形;雖不在指引適用範圍,但仍應在家庭托顧員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且滿14日的前提下,參考社區式服務防疫管理指引加強人員健康監測、維持社交距離、增加環境清潔消毒次數、建立疑似個案通報轉送及確診病例應變處置機制,落實防疫規範下恢復營運。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快新聞/社區式衛福機構微解封 員工疫苗施打率8成可上工「5情況例外」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孩幾歲要開始做牙齒矯正啊?現在開始矯正還來得及嗎?這是不少家長都有的疑問,也因為牙齒除了咬合、咀嚼的功能之外,還影響美觀和發音,甚至是消化發育,牙科醫師提醒,不想錯過黃金治療期,家長最好不要晚於8到9歲才帶孩子去評估。 牙齒矯正為...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17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6秒,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確診罹癌,值得民眾多加留意!  2014年,新發癌症人數共103,147人,平均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 2015年,新發癌症人數共105,156人,平均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 2016年,新發癌症...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肝癌仍高居第4位,國健署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根據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國人罹患肝癌並非因為罹患B型肝炎、C型肝炎,而是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與生活習慣出差錯大有關係。 依據國健署日前...

閱讀詳情 »

車禍左耳耳鳴 聽小骨重建找回聽覺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