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吞嚥卡卡只能吃軟飯 老翁飲酒過量罹食道癌

  1名59歲李先生年初突然感覺喉嚨卡卡、吞嚥不順,只能吃流質食物,症狀持續2、3周,最後就醫確診為第3期食道癌,醫師提醒,嗜喝烈酒、抽菸、胃食道逆流患者皆屬於食道癌高風險族群,建議每半年到1年接受食道內視鏡檢查,如果出現吞嚥困難,就應儘速就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洪宗民指出,早期食道癌症狀並不明顯,患者通常直到腫瘤變大,讓食道變狹窄,甚至出現喉嚨卡卡或吞嚥困難時才會就醫檢查。食道癌是目前台灣男性發生率排名第6的惡性腫瘤,但存活率卻是男性10大癌症中最差的,臨床發現,食道癌3大危險因子為:抽菸、喝酒、胃食道逆流。

  李先生就是典型個案,年輕時喜歡喝酒,尤其是烈酒,數十年來幾乎天天喝高梁,平均每2至3天就喝1瓶,且有抽菸習慣,高粱酒加上香菸,導致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病變。洪宗民說明,李先生檢查報告為第3期食道癌,食道腫瘤長6公分、寬2公分,並已轉移淋巴,傳統正規治療為化療、放療,再合併手術切除,但副作用較大。

  根據1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食道癌病人接受光子治療加上手術,術後產生副作用機率偏高,4成6患者會出現肺臟問題,包括喘、咳嗽、呼吸不順等肺部纖維化症狀,2成1則有心臟跳動異常等狀況。

  由於擔心放療的副作用,經與醫師討論後,李先生選擇質子治療,且為加強治療效果,決定增強腫瘤照射劑量。經6周治療後,腫瘤已完全消失,不須進行手術,目前恢復情形良好。

  1篇西班牙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烈酒將增加食道癌風險,每日平均酒精攝取量愈高,罹患食道癌風險就愈高。洪宗民提醒,想避免食道癌,除忌抽菸、喝酒,也不要吃太飽或高油食物,避免肥胖。

相關推薦

日前爆出機師群聚感染事件,讓機組員防疫作為必須重新檢討、調整,由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拍板新方案。不過稍早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也發出幾點建議,其中除了強調機師染疫事件為航空公司疏失,以及機師個人違規不能因此懲罰多數遵守防疫規定的機組員外,也呼籲「航空公司對於外站旅館的機組員管理能否落實」、「服...

閱讀詳情 »

英國航班昨日傍晚抵台,114名乘客中驗出3名武肺確診。由於英國爆出變種武肺病毒,讓外界格外關心,何時能夠確認這3名確診者身上所帶病毒是否變異。在今(28)日疫情指揮中心召開的記者會上,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回應,須看染疫者身上病毒量,高的話3天可知結果。指揮官陳時中補充,該3名確診者中有1人病毒量較高...

閱讀詳情 »

紐西蘭籍機師染疫掀起台灣本土確診風波,讓外界高度關注航空公司管理機制,指揮中心今天拍板機組員未來必須「7天居檢+7天自主管理」。特別是在「用餐規範」,交通部表示,飛機駕駛艙變得更嚴格,而外站人員不再可以指定地點,未來都必須在飯店「房間內用餐」。指揮中心今天拍板定案「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

閱讀詳情 »

英國出現傳染力增加70%的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變種病毒株,華航昨晚乘載127名旅客(含13名機組員)自倫敦返國,全台繃緊神經。指揮中心今公布,航班中有3人採檢陽性,分別為1發燒、2無症狀,且發燒個案Ct值15.7。對於外界質疑讓發燒乘客登機,是否與疫情初期武漢返台包機旅客搞雙標?指揮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