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網傳日贈AZ疫苗微生物超標? 食藥署駁斥:檢驗均合格

快新聞/網傳日贈AZ疫苗微生物超標? 食藥署駁斥:檢驗均合格

日本三度捐贈台灣AZ疫苗,網路卻流傳一份食藥署資料,揭露日本贈台AZ疫苗中「微生物超標」。對此,食藥署今天透過聲明駁斥,疫苗均經審查檢驗合格。

食藥署指出,日本第一、二次捐贈台灣AZ疫苗共3批(批號 D006A、K002B、K003C),合計 2,371,440劑,皆係經日本製造廠檢驗合格及日本國家檢定機關審查檢驗合格後始放行出口,抵台後再經食藥署國家實驗室進行檢驗並審查文件資料。

「審查與檢驗皆合格後,分別於 6 月 11 日及 7 月 15 日核發封緘證明書,放行封緘。」食藥署補充說道。

食藥署也提到,日本第一次捐贈 AZ疫苗、批號D006A,其疫苗原液批號為103061,非外界謠傳之 102159,經查批號 102159,係藥廠進行製程確效(process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PPQ)批次之疫苗原液批號。

另,食藥署辦理AZ疫苗逐批檢驗封緘時,成品檢驗項目及目的,說明如下:

1.外觀,確認疫苗是否無異物存在。
2.pH 值,確認疫苗酸鹼度是否符合規定。
3.鑑別,確認疫苗主成分腺病毒載體中之 SARS-CoV-2 棘蛋白核酸序列是否正確。
4.DNA/protein 比例,確認疫苗殘留不純物是否符合規定。
5.細菌內毒素,確認疫苗殘留細菌內毒素是否符合規定。
6.無菌試驗,確認疫苗是否未遭微生物汙染。
7.效價,確認疫苗腺病毒感染力是否符合規定。

食藥署強調,所有在國內流通使用之疫苗,皆為其依藥事法規定逐批完成檢驗封緘之藥品,確保民眾用藥品質安全無虞。並重申,請勿散播坊間未證實的謠言,以免觸犯相關法令。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台灣每年約有500人罹患喉癌,大多數為男性,為什麼會有喉癌?喉癌又有什麼樣的徵兆呢?     喉癌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男女得病比例約為10(男) : 1(女)。 主要危險因子有抽菸、喝酒、營養不良(維生素A、B缺乏)、人類乳突病毒、自體免疫功能不良。 其中抽菸會提升5至35倍...

閱讀詳情 »

  C型肝炎是一種較難以診斷的肝炎,且容易變成慢性C型肝炎,進而演變成其他肝臟問題,C型肝炎有什麼症狀?又是如何傳染的呢?     C型肝炎的診斷,是排除A、B、D、E型肝炎等因素,來判斷的。 症狀有厭食、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有時會有黃疸。 主要是透過血液傳染,如輸...

閱讀詳情 »

蛀牙是牙齒最常見的疾病,大家都知道勤刷牙可以預防蛀牙,但是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   蛀牙是由於牙齒表面不乾淨,孳生細菌腐敗產生酸,使牙齒脫鈣、蛀洞。 蛀牙到琺瑯質時,屬於淺層,只會變黑與輕微痠痛。 蛀到牙本質時,已經算中層,吃酸、甜、冰的食物時,會感覺痠痛。 若蛀到牙髓腔,已經是深層了,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