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網傳mRNA疫苗會變轉基因生物 羅一鈞澄清

快新聞/網傳mRNA疫苗會變轉基因生物 羅一鈞澄清

近日網路影片指mRNA疫苗會使接種者變成轉基因生物體,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7)日嚴正澄清,雖然mRNA聽起來跟DNA和RNA很像,但並不是施打疫苗後會變成基因改造生物,讓自己的基因改變,且國際已經使用非常普遍,希望民眾不要被誤導。

為保障健康安全,近日民眾踴躍接種COVID-19疫苗,關於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也有諸多討論。針對網傳COVID-19 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澄清,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而政府也會嚴格把關疫苗安全,民眾可安心接種。


快新聞/網傳mRNA疫苗會變轉基因生物 羅一鈞澄清


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目前已核准緊急使用授權的COVID-19疫苗分為兩大類,其中所使用的COVID-19 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將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mRNA注射至體內,接種後會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出SARS-CoV-2病毒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而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以對抗SARS-CoV-2病毒,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

指揮中心重申,我國核准專案輸入的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疫苗,是經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廠商所提供的疫苗品質管制資料、非臨床藥毒理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報告,確認疫苗的品質、安全及療效後,始予以核准。

指揮中心表示,為確保COVID-19疫苗上市後廣泛臨床使用下國人用藥安全,我國已建立COVID-19疫苗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持續監控國外衛生主管機關發布之COVID-19疫苗安全警訊外,亦設有「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接受各界通報,蒐集、分析及評估我國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並藉由收集相關安全資訊,監控其安全性,一旦發現具有未知或未預期之風險,立即啟動再評估機制,重新評估其療效與風險,並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風險管控措施。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 COVID-19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民眾接種前應主動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對特定藥品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供醫師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

接種後則應關心身體變化,部分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後,可能會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且數天內消失,但如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飲食均衡很重要,但料理時如果考慮一下怎麼吃最能有效吸收也很重要!像是鐵質吸收就怕秋葵、豆類、茶、咖啡等來阻礙,最好避免一起吃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指出,部分營養成分如植酸、草酸、單寧酸、鈣化合物等會抑制非血鐵質的吸收,甜菜、秋葵、全穀類、豆類、核果類、巧克力均含植酸及草酸,最好...

閱讀詳情 »

空腹吃水果......多虧了有關這個水果和果汁的電子郵件,它告訴了一個治癒癌症的戰略。我的成功率為80%。癌症病人死不了了,不管你信還是不信,治 ​​療方法終於找到了。對那些用常規療法治療癌症而死亡的患者,我深表遺憾。他們中沒幾個存活5年,大多數用常規療法的人僅活兩三年而已。常規療法沒有任何作用,因...

閱讀詳情 »

三八過後我來吐槽下我的心裡話:請把女人子宮深處的環拿掉我們要自由選擇避孕。女人是這個世界美的點綴,女人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無數的幸福,所以三八有個女人節也算是對我們女人的寬慰。 懷胎十月,歷盡生與死的邊緣把我們愛情裡摯愛的結晶生下來。有多少人知道生一個孩子的疼痛,一家醫院舉辦了“感恩母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