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跟病毒搶時間! 陳建仁細談國產疫苗給予肯定

快新聞/跟病毒搶時間! 陳建仁細談國產疫苗給予肯定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疫苗需求迫在眉睫。雖然國產疫苗陸續傳出好消息,不過外界仍有各種疑慮。對此,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公衛權威陳建仁昨晚用5分鐘的影片說明,疫苗除了要考量安全性與有效性外,也要考量時效性。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公衛權威陳建仁5日晚間透過臉書影片表示,COVID-19大流行從武漢爆發以來,已經肆虐全人類1年半,造成慘重死亡,帶來經濟衰退。世界主要疫苗研發國家,在去年2020年的上半年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加緊疫苗的研發量產。

陳建仁進一步說,2個新穎的疫苗平台,mRNA疫苗(Moderna和 BNT)和腺病毒疫苗(AZ和嬌生),更是拔得頭籌、深受好評。他說,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畫的目標,就是要在確保新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前提下,縮短研發期程及緊急使用授權,以爭取時效性。

陳建仁指出,以往需要10年左右才能研製、審核成功的新疫苗,在各國研發機構與藥物管理單位的合作輔導下,竟能在短短的10個月取得緊急使用授權,提供接種,實在令人讚嘆。

陳建仁說,疫苗研發製造完成之後,就要進入動物實驗,觀察接種疫苗的動物是否會產生很好的免疫力(中和抗體效價),在感染病毒後能否保護動物的健康,還要觀察會產生什麼不良反應;動物試驗合格後,才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以少數志願者(通常是數10人) 來確定疫苗是否會激發人體的免疫反應,並決定何種劑量最為安全有效。

陳建仁表示,臨床一期通過後,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以更多志願者(通常是數百人)來確定最大保護作用的疫苗接種劑量,和最佳接種頻率。臨床二期通過後,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以數千名多樣族群的志願者,來評估疫苗在一般人群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他說明,安全性就是要收集受試者是否有不良反應,有效性就是要評估疫苗能否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效價,來保護接種者不得到感染,發生疾病、重症或死亡。

陳建仁指出,這次COVID-19大流行,對人類健康和生命都造成嚴重威脅,各國的藥物管理單位,特別考慮即時產生足夠疫苗,有效保護民眾健康的急迫性,修訂疫苗研發的試驗管理規則,考慮在二期臨床試驗以後,如果有夠高的中和抗體效價,又有很低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就會給予緊急使用授權,提前實施接種計畫。目前上市的COVID-19疫苗,都是在二期臨床試驗通過,還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時候,就得到緊急使用授權,這是為了爭取時效的緊急保護民眾健康措施。

陳建仁說:「疫苗如果有安全性、有效性,但是沒有時效性,也無助於防疫,等到得到正式藥證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得到感染,也發生重症而死亡了。」他指出,美國、歐盟、英國等國在進行新疫苗研發時,確實考慮到疫情的緊急迫切性,在沒有其他替代療法的情況下,疫苗的及時性變成相當關鍵,審查同意給予緊急使用授權是一個必要的措施。我國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參酌歐美各國的先進政策,也採取同樣的原則來管理國產疫苗,嚴格審查三家疫苗廠提出來的研發試驗計畫,是很合宜的。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好痛!」那到底是多痛?到底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疼痛程度呢?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疼痛代表人體部分組織/器官正在受傷、發炎,或者身體關節無法正常使用且代償失敗,甚至是已經讓神經敏感化而易生痛覺,我們通常可以將個人的痛感以0至10分量化的方式告知醫師,有助於醫師診斷與給予適當的治療。  身體感...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吃麵製品的消費者得注意!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最新市售麵製品專案抽驗結果,發現萬華區蓮盛春捲皮自製、販售的「春捲皮」檢出違規添加防腐劑己二烯酸,已經違反食安法規定,要求下架並開罰。而若攝入較高劑量的己二烯酸會對口腔和消化道產生刺...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成績又有傲視國際的好消息!台大醫院今(18)日發表最新臨床治療成果,台大醫院腦出血團隊近10年期間,已利用微創手術治療超過400名病患,目前腦出血死亡率可利用微創手術降到2.4%,為亞洲第一;微創手術開腦更一舉避免傳統開腦...

閱讀詳情 »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根據研究指出65歲以上民眾,罹患率約有1至2%,以此推估,國內估計有超過4萬人會遭到巴金森氏症的困擾。但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可不只有手抖而已,醫師提醒,其實巴金森氏症有6大警訊不能輕忽。 門診就有一名75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