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醫曝「無症狀感染者仍多」 9/1開學雙北疫情成關鍵

快新聞/醫曝「無症狀感染者仍多」 9 1開學雙北疫情成關鍵

台灣連續本土確診「加零」後,昨天新北三峽爆出家庭群聚10人染疫,均為無症狀確診。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坦言,雖然有點訝異但不意外,只要確實做好疫調和隔離,大家持續做好個人衛生防護,「目前低流行率的趨勢不會因為單一事件馬上扭轉」,但是雙北可能有較多無症狀感染者潛伏,因此9/1開學後需特別注意雙北疫情變化。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29日)公布13例本土確診,其中新北市有11例,其中10例為三峽家庭群聚,Ct值幾乎都大於30。而指標個案(案16072)年紀40歲,因要去做腸胃鏡到醫院檢查前要PCR,採檢後Ct值31。

謝宗學透過臉書粉專《Dr.E小兒急診室日誌》寫道,指標個案完全無症狀,就醫前才偶然被發現,其他10位確診家人也是無症狀感染者。除了 1 人Ct值 29 以外,其餘9人皆超過 30。他指出,若是感染初期(之後的 Ct 值下降),對社區風險較低;若是感染後期(之後的 Ct 值上升),對社區風險較高。

謝宗學坦言,雖然有點訝異但不意外,本來就沒有期待可以長期加零,「因為COVID-19無症狀患者的比例太高,一旦進入社區,極難斷根」。

「台灣7日平均PCR陽性率已低於萬分之4」謝宗學說,即使發生家庭群聚事件,只要遵照標準流程疫調和隔離,大家持續做好個人衛生防護,目前低流行率的趨勢不會因為單一事件馬上扭轉。

謝宗學分析,從8/1到8/29確定病例的分佈,主要集中在台北市(42人)和新北市(75人),表示雙北可能有較多無症狀感染者潛伏。因此9/1開學後需特別注意雙北疫情變化。

謝宗學表示,從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新加坡、加拿大、英國、美國)解封後的經驗得知,即使有接種完整的疫苗,仍會發生「突破性感染」,只是住院率和重症率大幅下降,但染疫人數眾多,還是對醫療體系造成沈重的負擔。因此,不管有沒有接種疫苗,現階段個人防護措施絕對不可以鬆懈。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不少人深受不孕困擾,舉凡壓力、作息不良、飲食失調都可能影響精蟲的數量與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指出,其實日常生活中就有不少看似無害的習慣,卻可能影響精蟲的數量與活動力,像是穿緊身褲、在腿上用筆電等都可能讓精子變少!黃醫師提醒,民眾若有疑似不孕問題時,可儘早諮詢醫師的診斷建議,...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無論是大自然、電扇或是吹風機等發出各式的規律聲音,全球數百萬人已經下載了白噪音(white noise) APP,希望藉此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但是,研究表明,目前沒有很好的證據可以證明白噪音的效果,反而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 近年來,業者已開發許多相關的應用程式和設備,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感冒後鼻塞、頭痛難耐,當心有其他問題!一名67歲老翁,便連續幾周以來頭痛、鼻塞,還有黃鼻涕,一開始只以為是小感冒,不以為意,直到頭痛欲裂、難以入眠,跑遍家附近的診所都不見改善,才轉診至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鼻息肉幾乎阻塞了整個鼻腔,診斷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靠手術擺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顆心不時過快、過慢,或是不規則跳動,如果「心律不整」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只會影響到心臟,醫師提醒,心律不整其實會害其他器官也跟著受到影響,包括腦部、冠狀動脈、腎臟、腸系膜的血液循環,甚至於心房顫動引發中風,因此若發現有心律不整的現象時,絕對不能輕忽,必須積極治療。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