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我們從新聞媒體中,會看到某兇殺案的嫌犯因患有思覺失調症,而獲判無罪或免死刑的報導。該病症從字面來看就是思考、知覺能力失調,概念上是精神分裂症的前期症狀,顧名思義「失調」這2字代表著可逆、可治療的。以往此症一直被與精神病歸類在一起,統稱為「精神分裂症」,自2014年起,從香港開始延燒至台灣的正名運動後,正式改為「思覺失調症」,正名後的用意是希望讓患者更有意願回診進行治療。


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的致病原因很多,包含基因遺傳、胎兒期的藥物殘留、毒性用藥過當等,多數為壓力所引起,一般人可以用大腦進行思考和動作表現的協調,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大腦產生訊息錯亂,輕症者說話顛三倒四、表情異常,情緒反應和動作與常人不同;嚴重者可能會大哭大鬧、裸體亂跑,甚至因妄想而犯罪。按時服藥治療得以控制病情,不過一旦脫離治療,嚴重的話還是很可能會釀禍。由於其病症表現與躁鬱症、憂鬱症有相似之處,因此很容易被誤判。


張賜興表示,日前收治1名患有中度妄想型思覺失調症、約24歲的女性患者,她在學時因遭受同儕的霸凌,畢業後就職也因動作較緩慢而遭同事嫌棄排擠,心理壓力大而致病,去(2019)年11月起開始進行中醫治療,在此之前已服用西藥長達3年以上,病徵是出現幻聽、幻覺、幻影、幻想、雙耳全天性耳鳴聲大、嚴重睡眠障礙、月經失調、停經、白帶多、手抖、胸悶想吐、皮膚過敏、手足麻痺、掉髮、氣喘、胃食道逆流等,會碎念或突然性情緒失控而大吼大叫、午後翻白眼,嚴重時還想跳樓自殺,因此家人需要全天候陪伴著,以防意外發生。


患者過去曾長期服用西藥達3年以上的時間,情緒和動作反應因而變得低下緩慢,前往中醫診所就診時眼神渙散、面無表情,治療期間每天由爸爸帶著到診進行針灸治療,搭配中藥服用來治療兼調理體質,以及經絡推拿、外貼藥膏等全方位中醫治療,西藥的部份仍持續服用,控制病情,期間因症狀逐漸改善,西藥也慢慢減量。在經過中醫治療10個月後,已停止使用西藥,症狀也改善了9成以上,日常生活已與正常人無異,僅剩些微的耳鳴症狀。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該名患者在接受中醫治療10個月後,症狀已經大幅改善。(圖/張賜興醫師提供)


張賜興提醒,除了中西醫合併治療之外,患者一定要先控制好睡眠狀況,少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不熬夜;其次是飲食清淡,重口味可能引起三高,進而影響氣血循環、代謝等問題,藥效也會隨著血液循環不良而變差;飲食方面可適時攝取具有安神效果的食物如香蕉、綠蕉的香蕉皮、百合、蓮藕、蓮子等,多攝取深綠色及紅色蔬果;多運動可排出體內藥物殘留、排溼排毒;以及走入人群、適當社交,多曬太陽,都有助於排除負面情緒。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 原來是「蛋白質」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 ADI)發表2021全球失智症報告,報告中估計全球有410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未來新檢測及療法的突破,可能導致「診斷需求海嘯」很快來襲。失智症診斷障礙 缺乏正確認知及刻板印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從內心尊重多元文化,讓穆斯林就醫加倍安心!為了提供在臺穆斯林及國際旅客友善就醫環境,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啟動穆斯林友善計畫,獲頒三項穆斯林友善認證的清真標章,成為全國首座配備穆斯林祈禱室及淨身設備、穆斯林飲食專門烹調區以及穆斯林商品專區的醫院。北醫附醫邱仲峯院長提到,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8)日衛福部健保署宣布,在「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中,增加治療兒童罕見癌症與帕金森氏症新藥給付,與擴增失智症、過動症、抗生素給付,1年約增加支出1.7至3.4億元,最多約有2.8萬名病患受惠,抗生素擴增最快11月生效,另4項仍在協議,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期間,走在路上咳個幾聲都特別容易受到注意,而是最近天氣冷熱交替特別明顯,支氣管過敏引起的咳嗽更是常見,嚴重時甚至會誘發過敏。中醫師賴睿昕表示,臨床觀察,氣喘與心血管、胃腸道、免疫系統與情緒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而憂鬱症患者常常也是氣喘急性發作的高危險群,在疫情時期若焦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