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急診「過年病」排行洗牌! 上呼吸道感染少了、腸胃炎卻多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期一周的農曆春節假期剛結束,今年的「過年病」排行卻因為防疫出現些微的變化。台中慈濟醫院急診主任李冠儀分析指出,今年過年期間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變少了,反倒是病毒性腸胃炎成為大宗,他認為正是防疫奏效,大眾遵守防疫規定都會戴口罩出門造成的影響。

台中慈濟醫院是統計該院除夕到初四的急診就醫人數,4天就醫人次接近上千人次,明顯比去年春節期間下降。

台中慈濟醫院醫師張歐高奇分析,從臨床經驗看春節期間急性腸胃炎趨勢,與親友外出、聚餐的機會增加有關,所以一定要確保吃東西前後的清潔習慣,務必在如廁後、備餐準備食物前、進食前後勤洗手。他同時提醒,如果可以,用餐應以熟食為主,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尤其是生蠔等高風險食物。

張歐高奇說,從健保資料也可以發現,過去春節期間常見急性腸胃炎多為病毒感染,元凶最為主要的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出現嘔吐、腹瀉,並可能有發燒、頭痛、腹痛、噁心、肌肉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菌性腸胃炎也不能忽略,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是常見致病菌種。

萬一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疑似症狀,張歐高奇強調,就要特別防止人與人接觸造成的傳播管道,有症狀的人應立即就醫,在家休息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如果必須外出,就要配戴口罩,避免傳染給他人。

除了急性腸胃炎,其它的消化疾病在春節發生率也不低,醫師點出,多半都與暴飲暴食、飲酒過量有關。張歐高奇提醒,過節期間常大魚大肉,吃太多油膩、油炸食物,加上飲酒過量,可能導致胰臟發炎;而已罹患膽結石的人,要避免攝取過量高油脂食物,避免誘發膽囊炎;另外,酒、咖啡、茶、甜或辣食都要酌量,特別是發糕、年糕、柑橘類水果等應景食物,吃多易造成胃食道逆流。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工日強碰冷氣團「急凍」 身體若冒8大不適症狀當心要命!

泡漂白水可治香港腳? 輕信網路謠言恐害「腳爛」難收拾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近兩月,台灣再度掀起本土疫情危機,好在經中央、地方相互配合,以及民眾共同努力後,傳播鏈被阻斷,僅剩零星個案。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顧及經濟發展、民眾生活需求,下月台灣將迎來「經濟防疫新模式」,將鬆綁多項規定,引起國人熱烈討論。 根據官方公布,三月國內防疫管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的國病宿命,台灣已經訂定2025年要消除C型肝炎的目標,國健署也從2020年已將成人預防保健中B、C型肝炎篩檢年齡放寬為45至79歲終身一次,最新數據出爐,已經有超過百萬人接受篩檢,相較於條件放寬前一年的服務量,一口氣提高10倍以上。 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個案及6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至40多歲。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2例男性、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感覺自己記憶力大不如前,常忘東忘西?工作時注意力也難集中嗎?國內就有健檢診所統計發現,台灣民眾一般常見記憶力變差的原因,不外乎有三大禍首,分別是:睡眠差、壓力大、慢性食物過敏,建議民眾可以先自我檢視一下生活型態是不是出了問題。 聯安診所醫護部經理王松惠表示,其實記憶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