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悶熱潮溼又讓你「皮在癢」了嗎? 一次搞懂黴菌、汗疹、毛囊炎各該擦啥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陣子悶熱潮溼與高溫日曬,讓不少人開始「皮在癢」,不想麻煩上醫院,有人偏好到藥局買藥自行塗塗抹抹,但這樣的行為很危險!藥師提醒,從黴菌感染、汗疹、蚊蟲叮咬搔癢到毛囊炎等,皮膚用藥其實種類繁多,一般民眾如果自行使用不當,最怕導致副作用,甚至延誤病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表示,用藥之前,不可不知用途、劑型與使用方法,尤其,皮膚問題發生原因不同,選用藥物也不同,一般皮膚外用藥常用成分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角質溶解劑等,各有不同適應症。

想要治療黴菌感染(香港腳、灰指甲),需用抗黴菌劑;蚊蟲引起的搔癢則可使用抗組織胺止癢;至於皮膚炎、皮膚過敏,常用類固醇消炎、收縮血管。黃品臻一一點名,藥物選用時亦需考量患部皮膚狀況,因此建議先向醫療人員清楚說明症狀。

皮膚藥膏的劑型也大不同,因為患部皮膚的厚薄會影響劑型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藥,各有不同的油、水比例。像軟膏(Ointment)含油比例高、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適用於無毛髮、乾燥或角質較厚處;乳膏(Cream)水分比例增加,好推展,適用於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凝膠(Gel)含水量多,較清爽,塗擦後吸收快;洗劑(Lotion)可用在大面積病灶、毛髮濃密處。

一旦皮膚疾病治療痊癒後,藥膏也不能拿來當保養品或預防復發用!黃品臻強調,藥膏雖是塗抹在皮膚,但因皮膚仍有吸收作用,因此過度使用,長期、頻次過高、面積過大,一樣可能導致藥物蓄積體內而引起不良反應。

黃品臻說,要注意的還有,用藥前得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藥品擠出適量後輕輕塗抹一層即可,太厚反而容易阻塞毛孔。另外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藥品汙染或變質。且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留意效期,若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就應丟棄。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偏頭痛只是比較嚴重的頭痛? 走錯一步害她27年來止痛藥越吃越痛

高端疫苗登記結算「113萬人勾願意」 陳時中估預約時應剩90萬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壓力大、飲食不正常,讓許多上班族深受胃痛、胃酸過多所擾。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張庭瑄藥師表示,當胃不舒服時,可留心觀察不適症狀以選擇合適的藥物;但若經常出現胃痛、胃不適時,則建議積極就診以評估病因,以免延誤診治。  上一篇「常見胃藥與作用(上)」提及胃酸過多是常見胃不適的原因之一,但若因脹氣、胃痛等狀況出...

閱讀詳情 »

天氣微涼,天冷時泡溫泉最舒服了!然而,年長者、慢性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泡溫泉時須留意溫差變化過大,恐造成心血管負擔!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冷熱溫差大時最容易誘發心血管問題,尤其是慢性病患、銀髮族、或有心血管病史者應提高警覺,留意個人身體變化,以免發生憾事。國民健康署亦整理6大注意須知,讓大家享受...

閱讀詳情 »

白內障術前要注意哪些事項?展欣眼科林桂嶽醫師表示,白內障術前,除了檢查水晶體混濁程度外,還需仔細檢查眼壓、眼軸,以及是否有其他眼疾、既有傷口等,做好術前檢查與準備,才能提升術後視力的清晰與穩定。  白內障手術前,醫師會藉由專業醫療器材的輔助來評估患者水晶體的情形,包括混濁的形狀、大小、位置及嚴重的程...

閱讀詳情 »

異位性皮膚炎不論對患者或家長,其影響的層面是超乎想像的,除了極度的搔癢、症狀反覆發作外,對於日常生活到學習、工作、人際互動等環節都是一大挑戰。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魏長菁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5歲以下幼童,其嚴重搔癢與症狀反覆發作往往帶給患者與家長極大的困擾與挑戰。然而,在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