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跟著天氣up和 down 多關心躁鬱症患者

情緒跟著天氣up和 down 多關心躁鬱症患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也再一次引起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相關討論。除了思覺失調症以外,情感性精神疾病(如躁鬱症)是另一種盛行率較高的精神疾病,衛福部草屯療養院心身組醫師蔡昀霖提醒,季節有時也是影響躁鬱症狀起伏的因素之一,民眾要多加注意。

情感性精神疾病 季節交替時不穩

蔡昀霖表示,情感性精神疾病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特別不穩定,例如憂鬱症狀好發於秋、冬,躁鬱症的躁期則在春天最明顯,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比平時,確實會多一些。在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藥物,應規律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家人應多關心病人情緒及症狀,適時協助就醫,避免精神症狀復發。

躁鬱症躁期發作 言行常引人不悅

精神疾病有許多分類,其中,躁鬱症又名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精神科急性病房中,僅次於思覺失調症,第二常見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患者的躁症常在春、秋等季節變換時刻發作。躁鬱症患者平時如常人,但是在躁期時,可能好幾天不睡覺、活動量增加、更捨得花錢、過度熱心,言行上常引起他人不悅,甚至攻擊別人,讓家人不得不帶他就醫。

躁鬱症出現鬱期 小心過度悲觀

鬱期的症狀常表現在身體不適上,初期就醫常被當作內科問題處理,可能的症狀包括體力變差、腸胃不適、食慾不佳、頭痛、腰痠背痛、失眠、心情沮喪、對平常嗜好失去興趣,思想悲觀,嚴重時還有厭世想法或自殺行為等。

季節交替時 提高劑量前應與醫師溝通

蔡昀霖呼籲,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如果有固定服用藥物的患者,在季節轉換時,因應症狀變化,有可能需要調高劑量時,可先跟醫師溝通調整。「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症狀,一發覺有變化就盡快就醫。」同時家屬應多注意病人是否有規律服藥及情緒症狀變化,多給予病人關懷,若病情復發時能及早接受治療,規則服藥,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延伸閱讀】拿捏好「遠視儲備量」 控制近視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持續狂燒!今(17)日新增1210例本土個,再創新高紀錄;境外移入新增93例,其中落地採檢82例,另居家檢疫採檢11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香港、紐西蘭染疫率16%,比較符合台灣狀況,將以15%染疫率視為較大可能,以此作為防疫基本規劃。如以15%染疫率推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部分專家推估,這波本土疫情,恐造成全台20%至30%人數感染,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香港、紐西蘭染疫率16%,澳洲、新加坡20%,韓國30%、美國25%、法國42%,丹麥、北歐等國家達50%,以台灣過去防疫經驗來看,基本以香港、紐西蘭為例,較為接近。 陳時中強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兒童疫苗方面,衛福部食藥署今(17)日上午舉行專家會議,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可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基礎接種,用法用量為施打2劑且為成人劑量的一半,施打間隔為28天。 ▲衛福部食藥署今(17)日上午舉行專家會議,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關於快篩試劑方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共有40萬劑公費家用快篩下午陸續送達雙北、桃園、花蓮等4個高風險城市,均為10萬劑。 未來民眾購買家用快篩試劑,將採實名制,且價格將變低,陳時中說,「試劑將來一定會越來越便宜」,建議有用才去拿或購買,無須囤積。 ▲提供國內高風險城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