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過母親節? 友善化治療助妳好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母親節將至,但對不孕夫妻來說,卻有點沉重!美村婦產科診所張秩嘉院長特別鼓勵不孕夫婦「有夢就要追」,不要輕易放棄。尤其是現在的求診者常超過35歲,放棄之後等兩三年再動念想生,女性卵巢功能可能不如從前,醫師更難「無」中生「有」。其實,現在不孕的治療方式相當多,作試管嬰兒的步驟也已簡化,甚至透過如長效型排卵針的方式,也能減輕婦女施打針劑的針數,過程友善許多;因此,不孕者應儘早面對問題,找醫師溝通最適合的方式,才不會錯失生子良機。

張秩嘉院長提到,許多不孕夫婦會把不孕當成很丟臉的事,無法面對。其實,一對男女有正常性生活,一週兩到三次頻率,經一年努力都沒懷孕就算不孕,應積極就醫。其中,不孕又分為從未懷孕過的「原發性不孕」,以及有懷孕過,但流產,或無法再懷孕的「次發性不孕」,就醫時會透過三步驟來診治,第一步驟是檢查評估,如檢查排卵功能、子宮腔輸卵管功能、男性的功能、排斥性功能等,需耐心找出不孕原因,第二步驟是透過排卵針劑協助、夫妻同房及人工授精等方式,而人工授精進行三次沒受孕,就要考慮進入第三步驟,使用體外受精的試管嬰兒方式。

根據張秩嘉院長多年觀察,女性做試管嬰兒過程中,心理壓力常大過生理;費用、成功率、公婆期待、天天施打針劑的恐慌、耗費時間往返醫院都會造成心理負擔。不過,張秩嘉院長也提到,其實做試管嬰兒也一直持續有更友善的作法,可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如步驟簡化、縮短排卵追蹤時間、以囊胚期植入及冷凍胚胎方式減少多胞胎產生,或是引進「長效型排卵針」減低女性天天打針的恐懼等,尤其是很多女性真的很怕打針,不是因為很痛,而是想到每天打很有壓力,而「長效型排卵針」由於分子結構式的改善,打一針後約七天才需要再打第二針 ,就不用天天往返醫院。

張秩嘉院長說明,過往短效型排卵針無論讓患者自打或是由先生打,多少有些誤差,會讓藥物的吸收劑量較有起伏性。而「長效型排卵針」可在回診時直接由專業護理師幫忙打,打一針後藥效能穩定在體內釋放,不用擔心自行施打可能會發生的誤差,對於女性心理跟生理的改善都挺好,而患者需付費用並沒有較高,負擔卻變少,卵的品質不錯,受精懷孕情況也相當好。

另外,張秩嘉院長也提到,剛引進「長效型排卵針」時多是用於狀況較好的個案,使用經驗足夠後已用於困難個案,效果也不錯,目前已有七成以上都使用「長效型排卵針」;近期就有個住北部46歲高齡婦女,過去曾以短效型排卵針作過多次試管都未成功,特別到院來治療,經建議患者先改善卵巢敏感度後嘗試採用長效型排卵針,結果取卵數量甚至比用短效來的多,品質也不錯,只打了一次就成功懷孕;因此,張秩嘉院長再次提醒,有不孕問題不要病急亂投醫,或誤信偏方,要男女共同面對問題及早就醫找方法,才能儘快一圓求子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70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鳳梨檸檬排毒酵素,自己動手做酵素, 天然又健康,倒出來的汁 裝在玻璃瓶中放入冰箱冷藏,要喝時就有。   材料: 3顆鳳梨、5顆檸檬、300cc蜂蜜、 800g有機粗冰糖、20公升陶罐(玻璃罐也可以)   繼續看下去...     作法: 鳳梨留眼帶...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躺下在床上翻來覆去好幾個小時都睡不著的情況,更嚴重的會通宵失眠。怎樣才能躺下就睡?這裡有治療失眠的6種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躺下在床上翻來覆去好幾個小時都睡不著的情況,更嚴重的會通宵失眠。這是非常鬱悶的事,而且還不利於我們的...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第一種人: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 女性月經初潮早(12歲前來月經),絕經較晚(50歲以後絕經),經期長(大於35年),都是公認的發病危險因素。 統計數據表明,月經初潮年齡每提前4-5歲,患乳腺癌的機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齡在13-15歲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12歲以下者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日前公布雙北市血鉛檢驗結果,有3名成人檢驗報告超過建議值,1人居住北市、2人住在新北市,但是,經過北水處評估後,發現3人皆非鉛水管用戶,北市衛生局旋即判定與服用中藥史有關。也有媒體以聳動標題報導,中藥會使重金屬累積,台灣高達百分之50以上的民眾都有使用中藥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