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展成效 降低糖友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忽略了血糖控制,若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疾病;其中,約有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且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而且併發心血管疾病的致死機率相當高,不得不慎!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前理事長暨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志鴻表示,台灣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皆為第2型糖尿病,一般來說可分為「胰島素不足」與「胰島素阻抗性」兩因素,前者為患者無法身體自行生產足夠的胰島素,而胰島素阻抗影響了胰島素正常的分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增加,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若控制不好,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糖尿病人很重要的課題。

陳志鴻教授指出,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發表結果顯示,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有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在控制血糖有療效外,也有保護胰臟β細胞功能,可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有機會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陳志鴻教授提醒,一旦診斷出糖尿病,必須與醫師密切配合,迷信偏方或是私自停藥、減量,可能會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另外,也可從生活習慣調整,搭配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建議癮君子最好戒菸。預防勝於治療,別輕忽身體所發生的警訊,切記耐心且積極追蹤治療,才是保命之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關將至不少好朋友不管是清除家中堆積雜物大掃除,或是長途旅遊開車,或是久坐追劇玩遊戲後,常在診間抱怨腰酸背痛問題。安南醫院復健科洪啟堯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五的成年人一輩子至少經歷過一次下背痛,任何時候一個月內發生下背痛到影響日常活動更有二成三的比例。常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問題,症狀可能以水便的型態呈現,如果是再大一點的孩子,一天2~3次軟便,就可以算是腹瀉了。但倘若只是排便習慣上的正常變異(尤其是完全哺餵母乳的新生兒),儘管是頻繁的排便,仍不能稱為是一種疾病。腹瀉的定義是在一天之內有軟便或水便的狀況而且排便三次以上,症狀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孩子開始呼朋引伴 「轉大人」徵兆青春期(10歲到25歲) 比較不再順從父母的同時,變得比較注重同伴的意見。但孩子究竟是跟什麼樣的同伴在一起,家長也要很注意,因為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類腦部有大量的模仿神經元,「有樣學樣,沒樣自已想」,所以古代孟母三遷是真的符合腦科學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服用抗凝血劑病人謹慎吃「長年菜」!除夕圍爐家人團聚,一同大吃滿漢全席,桌上除了要有整尾的魚象徵年年有餘外,一定還會有一盤「長年菜」,象徵延年益壽。藥師提醒,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大魚大肉要適量外,就算是吃蔬菜也要十分小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