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細看台灣十大癌症死因,肝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這些消化器官的癌症都明列榜上,其中胃部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難免都有胃部疾病。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特約主任吳文傑指出,良好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並且早期診斷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這些飲食壞習慣 胃病找上身

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近三年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人從61.6萬成長至76.6萬人次,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服用胃藥的藥量也非常驚人,胃病已是現代人文病病之一。

吳文傑表示,胃病高風險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餓死鬼型」,飲食習慣不好,沒有細嚼慢嚥就急忙將食物吞下肚,或者進食還沒消化完全,就馬上運動,這類壞習慣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讓消化功能變差,容易使腸胃道不舒服、脹氣、腹痛,或者飽足感消失快。

第二種是幽門桿菌感染,台灣將近有一半民眾都有幽門桿菌感染,但是感染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加上目前藥物使用氾濫,可能造成胃部傷害,使被幽門桿菌感染的胃提早發炎,增加提前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風險。

第三種則是愛喝氣泡含糖飲料的族群,因為氣泡容易使胃部短期間膨脹,很多胃病、胃酸逆流都是不當引用這類飲料而引起。

吳文傑建議,從改變上述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胃鏡檢查 及早診斷治療

另外,針對胃病的檢查,目前台灣常鼓勵患者做胃鏡檢查,但有病人會有異物感、嘔吐、疼痛的情形;若選擇以自費無痛全身麻醉方式,則有刮傷腸胃壁的可能,吳文傑提到,目前還有微創檢查,避免上述不舒服,提醒患者可以早期篩檢及早治療,避免拖到疾病晚期需開刀,增加患者存活率。

【延伸閱讀】

腹瀉、便祕好苦惱 藥師教你吃益生菌

準人妻脖硬塊腫大 經口甲狀腺手術助成最美新娘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9歲的湯先生,只有高血壓的病史,但突然在兩周內感覺小便逐漸變少了,活動時也比較容易喘,不過因為並沒有特別厲害的症狀,所以他沒有很在意。日前因呼吸困難越來越嚴重,家人趕緊將他送至醫院急診室,但他卻已經陷入昏迷,醫師緊急進行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照X光片發現兩邊的肺部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年約30歲的巫小姐,發現自己牙周病的問題導致牙齒開始慢慢變長、牙肉萎縮、牙齒的縫隙也愈來愈大,加上還有口臭的困擾,心裡直覺不安,深怕過些時候整顆牙齒都會掉下來,趕緊求助專業牙醫師診斷治療。牙周病治療完後又搭配牙齦整形手術,才讓她重拾燦爛有自信的美麗笑容。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正值歲末年終,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進行大掃除,但是由於現代大多數民眾並非以勞動為主要的生活型態,加上平日打掃時間不多,導致許多民眾往往都想趕在過年前,以最短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居家清潔工作,但是往往一不小心沒注意,再加上不正確的打掃姿勢,容易掃出一身病痛。 快避開4大姿勢及工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香港媒體《星島日報》報導,資深香港藝人劉松仁最近身影消瘦,走路緩慢須依靠拐杖,右手右腳動作較為僵硬,右手一直呈現緊握拳頭模樣,食指和小指無法隨意彎曲,疑似中風,引起影迷關注。   劉松仁為60、70年代的台港當紅小生,曾演過電影「鹿鼎記」中的陳近南,以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