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細看台灣十大癌症死因,肝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這些消化器官的癌症都明列榜上,其中胃部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難免都有胃部疾病。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特約主任吳文傑指出,良好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並且早期診斷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這些飲食壞習慣 胃病找上身

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近三年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人從61.6萬成長至76.6萬人次,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服用胃藥的藥量也非常驚人,胃病已是現代人文病病之一。

吳文傑表示,胃病高風險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餓死鬼型」,飲食習慣不好,沒有細嚼慢嚥就急忙將食物吞下肚,或者進食還沒消化完全,就馬上運動,這類壞習慣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讓消化功能變差,容易使腸胃道不舒服、脹氣、腹痛,或者飽足感消失快。

第二種是幽門桿菌感染,台灣將近有一半民眾都有幽門桿菌感染,但是感染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加上目前藥物使用氾濫,可能造成胃部傷害,使被幽門桿菌感染的胃提早發炎,增加提前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風險。

第三種則是愛喝氣泡含糖飲料的族群,因為氣泡容易使胃部短期間膨脹,很多胃病、胃酸逆流都是不當引用這類飲料而引起。

吳文傑建議,從改變上述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胃鏡檢查 及早診斷治療

另外,針對胃病的檢查,目前台灣常鼓勵患者做胃鏡檢查,但有病人會有異物感、嘔吐、疼痛的情形;若選擇以自費無痛全身麻醉方式,則有刮傷腸胃壁的可能,吳文傑提到,目前還有微創檢查,避免上述不舒服,提醒患者可以早期篩檢及早治療,避免拖到疾病晚期需開刀,增加患者存活率。

【延伸閱讀】

腹瀉、便祕好苦惱 藥師教你吃益生菌

準人妻脖硬塊腫大 經口甲狀腺手術助成最美新娘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誤觸運動禁藥,是國內選手長期以來參加比賽最大的困擾之一,有的選手甚至只是服用了感冒藥,就失去參賽資格,相當可惜。為避免選手誤觸運動禁藥,長庚運動醫學團隊主席楊政達院長,成立了台灣第一支「運動藥師」團隊。陳琦華主任期待全台能有更多醫療院所,一起響應培訓運動藥師,從醫院、校...

閱讀詳情 »

多名女性日前在父親節於臉書上揭露被性侵的傷疤,且加害者疑似知名社運人士,引發網友關心與不滿。姜冠宇醫師針對性侵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表示受害者公開揭露自身故事,才能得到一點幫助,「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他呼籲,支持性侵受害者的第一線臨床工作者站出來,比照LGBT病人友善求助模式,建立性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身體就好好的,飯前血糖數值也都很正常呀!為甚麼還要這麼麻煩啦?」65歲的老伯在市場攤販維生,罹患糖尿病已15年,儘管平時很注意血糖狀況,按時服藥而且飯前血糖數值正常,糖化血色素卻總是降不下來。醫師屢次提醒應注意飯後血糖,也建議調整治療方式,但他以身體沒有異常為由,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年79歲的知名中醫師李深浦耳聰目明,看上去比實際年紀年輕很多,完全看不出老態,目前仍然持續為病人看診。快八十歳的他,在滑雪場上飆起速來,連年輕人也自嘆不如。他自有一套私房養生保健秘笈,如他自創的「平衡禪」抗老祕方,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做半小時,打坐半小時,促進腸胃、腦部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