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愛喝氣泡飲也有事? 這三種類型胃病常找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細看台灣十大癌症死因,肝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這些消化器官的癌症都明列榜上,其中胃部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難免都有胃部疾病。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特約主任吳文傑指出,良好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並且早期診斷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這些飲食壞習慣 胃病找上身

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近三年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人從61.6萬成長至76.6萬人次,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服用胃藥的藥量也非常驚人,胃病已是現代人文病病之一。

吳文傑表示,胃病高風險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餓死鬼型」,飲食習慣不好,沒有細嚼慢嚥就急忙將食物吞下肚,或者進食還沒消化完全,就馬上運動,這類壞習慣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讓消化功能變差,容易使腸胃道不舒服、脹氣、腹痛,或者飽足感消失快。

第二種是幽門桿菌感染,台灣將近有一半民眾都有幽門桿菌感染,但是感染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加上目前藥物使用氾濫,可能造成胃部傷害,使被幽門桿菌感染的胃提早發炎,增加提前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風險。

第三種則是愛喝氣泡含糖飲料的族群,因為氣泡容易使胃部短期間膨脹,很多胃病、胃酸逆流都是不當引用這類飲料而引起。

吳文傑建議,從改變上述飲食習慣、少喝含糖氣泡飲料,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幽門桿菌,都可以降低胃病風險。

胃鏡檢查 及早診斷治療

另外,針對胃病的檢查,目前台灣常鼓勵患者做胃鏡檢查,但有病人會有異物感、嘔吐、疼痛的情形;若選擇以自費無痛全身麻醉方式,則有刮傷腸胃壁的可能,吳文傑提到,目前還有微創檢查,避免上述不舒服,提醒患者可以早期篩檢及早治療,避免拖到疾病晚期需開刀,增加患者存活率。

【延伸閱讀】

腹瀉、便祕好苦惱 藥師教你吃益生菌

準人妻脖硬塊腫大 經口甲狀腺手術助成最美新娘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玉英(化名)是名行政秘書,常需長久坐於辦公桌前工作,一年前下背突然出現疼痛,原以為是坐姿不良導致腰痠背痛,進而調整坐姿及更換背墊,但病症卻無改善,反而日益嚴重,甚至到無法自行下床、行動需要靠輪椅代步,嚴重影響玉英的工作及生活,最後男友帶她到過敏風濕免疫科就診,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糖友們知道嗎?糖尿病患是洗腎、心衰竭的高風險族群,根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發生末期腎臟病變或洗腎的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倍、併發心衰竭的風險也高出10倍之多;且當患者併發腎臟病變時,平均壽命較非糖尿病患者減少11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攜手推動「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學科技日異月新,藥品的研發技術也不斷發展,一般民眾對於藥物的製程、機轉作用較不熟悉,大多數人以「原廠藥」與「學名藥」來做區分,但對於「生物相似性藥品」一詞,則是非常陌生。為此,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特別邀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組長陳紀勳醫師從法規審查觀點談談生物相似性藥...

閱讀詳情 »

自從疫情爆發後,許多人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會,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長,就免不了自己下廚這檔事,透過巴薩米克醋可以帶你直接來到義大利,10年的精華淬煉成調味聖品,增添料理酸酸甜甜的滋味。今天就由營養師來帶領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巴薩米克醋吧! 專欄目錄 失誤也能成經典!超過十年的釀製打造調味聖品巴薩米克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