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愛染髮一族注意!「這個成分」恐引發白斑症、蕁麻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愛染髮一族注意!「這個成分」恐引發白斑症 蕁麻疹

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簡稱PPD),會造成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甚至染劑若碰到某區塊的皮膚,恐會產生化學性的白斑症,因此並不建議使用含有PPD的染髮劑。

不少民眾認為染髮劑會致癌,其實這是過時的觀念。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冠伃表示,「大部分的國際研究中,都是以動物實驗為主,並沒有足夠的人體實驗資料可以證明,染髮劑與人類致癌有關。」且現代的染髮劑成分不斷改良,已經大幅淘汰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若要染髮的民眾不用太過恐慌,不過有些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成分,可能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化學性白斑症或蕁麻疹等等,民眾應多留意。

染髮劑致癌物早去除 不需過度恐慌
陳冠伃表示,1980年代前的研究顯示,將染髮劑長期且大量塗抹在動物身上,有些研究證明染劑會經由皮膚吸收到血液中,也呈現實驗動物身上有致癌的疑慮,但不是絕對的關聯性,也並沒有證據說明跟人類癌症有關係。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提到其成分中的「芳香胺」(Aromatic amines)會致癌,但在1980年代後製造的染髮戲都已經去除芳香胺。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類在第3級致癌物,其實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級。陳冠伃說明,生活中其實早就暴露在許多致癌物之中,而染髮劑與罹癌的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例如美髮師。但若有做好保護隔離措施,可不用過度擔心,並且動物實驗畢竟是大量塗抹染劑、並直接接觸到皮膚,和一般美髮師、民眾所使用的情形不盡相同。

陳冠伃表示,一般染髮劑分為三類,包括暫時染,成分屬於大分子,不會真滲進頭皮裡面,只有殘留在表面,風險不大;半持久染,也就是常見的植物染,大多標榜天然成分,因為不是永久性的,洗頭5到10次就會掉色,認為風險也不大;永久性染髮劑,也就是平常在理髮廳使用的染髮劑,內含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氧化後,會使頭髮改變顏色,尤其越深色的染料,化學分子就越多。

染髮劑成分「對苯二胺」恐傷害皮膚、粘膜
雖然目前染髮劑對於致癌的風險尚未確鑿,不過對皮膚或粘膜仍具有刺激性。陳冠伃表示,進行染髮時會感到刺鼻、眼睛刺痛、頭皮發癢,其實是刺激了皮膚或粘膜,因為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簡稱PPD),會造成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甚至染劑若碰到某區塊的皮膚,恐會產生化學性的白斑症,因此並不建議使用含有PPD的染髮劑。

陳冠伃補充,所謂的半持久染、植物染,雖然不是化學合成的,但市面上有些產品會偷偷添加化學物質,民眾還是要看清楚成分標示,並且要認明通過檢驗。若仍擔心引發過敏,在使用前可以先做皮膚測試。

陳冠伃建議,美髮師替客人染髮時,必須戴手套,以免接觸染髮劑。另外,客人的脖子、肩膀可塗抹凡士林,也有隔離保護的作用,並且染完頭髮後要確實清洗乾淨,不要讓染劑停留在頭髮上過久,以降低過敏機率。但陳冠伃也坦言,現在染髮劑中的PPD很少,因為所有染髮劑的製造、其成分濃度都必須符合法規,因此只要不選購來路不明的染髮劑,民眾做好保護措施,一樣可以自在染髮。(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斷指為最常見的肢體截斷,大多發生在工作時機械操作不慎,其次則是交通意外事故造成。切斷的手指還能接上嗎?隨著醫學技術提升,現今顯微手術、斷指再植手術中的小血管及小神經吻合技術已相當成熟,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千萬別把切斷的手指扔掉,不管切掉多少,都還有機會接回去。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人口老化指數最高的萬華區,常有因意外事故(車禍、跌倒或高處墜落)造成手腳麻、四肢乏力甚至癱瘓而就醫的民眾,這些患者們都有共同的「脊髓損傷」問題。  脊髓受傷位置越靠近頭 四肢受影響範圍越廣 脊髓包在脊椎骨(脊椎管)裡面,連接著通往身體四肢的周邊神經,大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胯下癢不是夏天獨有疾病,許多人認為天氣潮濕悶熱才會發生胯下搔癢,但陰雨不斷季節,加上禦寒毛褲或近年很夯的發熱褲,也可能造成悶熱環境,誘發胯下癢。  跨下癢致病因子多 黴菌感染、皮膚摩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胯下癢是皮膚科門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歲半的郭小弟罹患輕微感冒,2周後突然出現嚴重的陣發性腹痛噁心、食慾不佳。2天後出現雙下肢紅疹、踝關節腫脹和陰囊處瘀青腫脹,紅疹不斷增加,顏色也加深到猶如瘀青的深紫色。掛急診進行後續檢驗,抽血檢查並無凝血功能異常或血小板低下,但糞便驗出潛血反應,確定是類過敏性紫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