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恩器捐! 受贈者現身推廣延續生命大愛

感恩器捐! 受贈者現身推廣延續生命大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腎臟移植真感念 捐贈器官有大愛

陳先生(民國91年)正值壯年的46歲,孝順、老實的農家子弟,樂於協助社區鄰里,秋日裡突來的車禍身受重傷,經奇美醫學中心搶救後,因傷及腦部過於嚴重,經醫師判斷為腦死。經家屬共同商議後,決定捐出陳先生的器官,陳先生共捐出心臟、肝臟、肺臟、腎臟兩枚、眼角膜兩枚,如今愛仍延續,價值無限。

生命傳承受重視 器官捐贈辦活動

近年來,器官捐贈、生命傳承受到各界重視和提倡,奇美醫學中心於民國88年完成第一例器官捐贈移植手術,至今已18週年,總計完成343例器捐移植手術,其中心臟移植31例、肝臟移植72例、腎臟移植177例及眼角膜移植63例。

就是捐贈器官不但能幫助其他家庭,同時也能庇佑自己的家人,未來萬一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等候器官移植時將有優先權的「捨&得—機會升等!」。期待藉由活動宣導,提高民眾自願登錄器官捐贈意願,救人也利己,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人,讓他們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的生活品質,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登記器官捐贈是無可取代的大愛情操,更是尊重生命的感動,歡迎民眾踴躍參與、支持。

奇美醫院大宣傳 器官捐贈受重視 

為了提升國人對器官捐贈的重視,並實際付諸行動,配合衛生福利部器官捐贈政策推廣宣導不遺餘力、積極推動器官勸募及捐贈宣導活動,將於106年8月23日(週三)上午十點,在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大廳舉辦「愛‧傳承‧生命」器官捐贈宣導活動。

很難得的是自106年8月21日(週一)上午九點起接連5天,在奇美醫學中心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大廳有15位捐贈器官的捐贈者之生命故事海報展示並開放留言進行宣導,讓民眾更貼近器官捐贈、受贈家庭的心境轉折,現場並有南部率先以機器人(PEPPER)在大廳邀請民眾參與活動聚集人氣,並進行器捐宣導有獎徵答,備有精美小禮物,亦結合安寧療護宣導活動,希望提高民眾認同度。


感恩器捐! 受贈者現身推廣延續生命大愛

器官捐贈有大愛 延續生命真有心

根據器捐移植登錄中心統計,目前等候接受器捐移植人數約九千一百多人,器官來源不足不僅是國內的問題,更是各國共同面臨之困境,據民國103年衛生福利部公布「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中,已將相對因素納入「待移植者之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曾為死後器官捐贈者」具有優先分配權。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有意義的活動配合支援宣導的病友志工為22位腎臟移植受贈者,因感念捐贈者大愛,在其身體恢復健康後,願意現身說法推廣器官捐贈、生命延續之大愛理念,主動支援宣導活動。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國中情局(CIA)日前公布「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台灣將成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顯示生育率下降已成為台灣面臨嚴重的人口問題之一,除了國人無生育計畫外,其中不孕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現今生殖醫療技術發達,不孕症患者也有機會透過人工受孕、試管嬰兒甚至捐卵的方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帕金森氏症好發於50歲以上中壯年人,「靜態時的顫抖」是典型的症狀之一,但在這個年紀的患者通常事業有成,或肩負家中經濟重任,倘若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腳抖動,對自尊心可謂是一大打擊。 1名年約55歲的張先生左側下肢顫抖的症狀已近半年,且愈來愈嚴重,即使在家中如廁也顫抖得很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光醫院近年來積極推展智慧醫療與檢驗實驗室認證,今年更引進AI智能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可優化檢驗分析前流程、提升檢驗品質與檢驗時效,讓醫檢量能提高,致力達成「全程檢體零接觸」的安全控管,為2022年邁向全智能醫學中心目標做準備,展現醫學中心醫療質量的高度!引進AI自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一名海外求學生平常功課壓力大、吃飯時間不正常,面對自己的落髮起初不以為意,兩年多以來,頭髮慢慢變得越來越稀少,頭頂分線也逐漸變寬了,卻不知道頭髮怎麼了?忍了兩年多前往頭皮門診尋求治療,經醫師診斷,發現落髮的原因在於身體極度壓力造成休止期落髮。醫師強調,休止期的落髮在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