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腎臟病 進展到尿毒症該怎麼辦?

慢性腎臟病 進展到尿毒症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如果長期、慢性腎臟功能損害,會形成慢性腎臟病。隨著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當腎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10時,會發生尿毒症。這時使用藥物治療或飲食控制,通常都無法有效治療,可能需要從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腎臟替代療法選擇。該如何選擇?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腎臟移植存活率高 然而器官來源有限

南投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葉哲廷表示,腎臟移植是以外科手術方式將健康腎臟植入患者腹部,來替代原有損壞腎臟的功能,這是處理尿毒症最理想的方式。目前國內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達90%以上。

腎臟移植的優點為存活率高、併發症少及相對較滿意生活品質;缺點為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來防阻併發症發生,移植腎可能因排斥作用致腎衰竭。腎臟移植雖是最理想的腎臟替代療法,但因器官來源有限,可近性相當不足,大部分患者仍須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尿毒症。

避加工食物 補充蛋白質食物應適量

葉哲廷醫師說明,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或洗腰子,需每週3次、每次4小時至醫院治療,藉由動靜脈廔管或洗腎導管將血液引出體外,經人工腎臟處理後再循環至體內。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可在家中或其他適合換液場所,由患者自己或照顧者執行治療。接受腹膜透析者先會於腹部放置腹膜透析導管,作為接受透析液進入腹腔通道。2種透析方式存活率相當,選擇決定於患者個人喜好、家庭支持度,以及本身其他疾病。

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開始透析時由於腎毒素藉由人工腎臟排出,人可能感覺較舒服輕鬆,飲食的限制相對減少,可以攝取的營養就可以較自由。但仍要注意避免太鹹、加工食物,以及補充適量蛋豆魚肉等蛋白質食物,獲得適當營養。避免沒有控制大魚大肉,高磷食物如一般奶粉、鮮奶不適合長期每日飲用,磷太高有可能會造成皮膚搔癢,骨質疏鬆等問題,建議應與營養師討論。(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家的孩子進入新環境也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嗎?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可透過團體遊戲治療的方式,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職能治療師黃琳苑指出,像是模仿學習、人際互動和分工合作,建立常規以及培養參與感和自信心等,都能有效解決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治療師黃琳苑進一步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端午佳節,免不了划龍舟的盛事,但要小心,隨著連日來的高溫,一不小心可能就造成中暑;嘉義長庚醫院急診室主任蕭光佑指出,尤其是龍舟訓練時,選手長期曝曬於豔陽下,若未隨時補充水分,可能不注意就會出現中暑症狀。主任蕭光佑進一步說明,划龍舟的選手們皆屬於中暑高危險群,主要是因劇烈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三十多歲莊姓男子常有腹痛拉肚子的情況,他形容腸子好像扭毛巾似的扭不停;半年多下來,整個人暴瘦二十五公斤,這期間曾去多家醫院看診,家人甚至還去求神拜佛,都未好轉。之後進一步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克隆氏症。莊姓男子身高170公分,多年保持72公斤體重,一場病下來體重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久坐後起身、早上走路起步時腳跟特別痛,但活動一陣子疼痛感又漸漸降低,別因為短時間不痛就不以為意,可能是罹患了足底筋膜炎。復健科醫師提醒,雖然患者若減少活動通常可自行痊癒,但痊癒時間不定,可能影響生活,建議嚴重腳跟疼痛或是第一次疼痛時,就醫接受物理治療,約2-3個月可將疼痛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