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慢性鼻塞鼻炎元兇,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鼻塞問題最忌2件事

慢性鼻塞鼻炎元兇,通常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慢性鼻塞鼻炎的問題在台灣很常見。眾所周知,慢性鼻塞鼻炎的原因是過敏與感染,但比較少為人知的是,其實當中有很多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鼻塞鼻炎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也容易造成鼻塞鼻炎。

鼻塞多是鼻腔受刺激的反應,刺激的來源可能是溫度、過敏、感染或者牙齒等其他問題。生理上,鼻腔有調節溫度的作用,因此對溫度變化敏感,如果鼻腔神經感覺溫度過低,就會使局部腫脹發炎,進而產生鼻塞的現象。

鼻塞時,如果增加口鼻腔的溫度,可以緩解神經的反射現象而改善鼻塞,因此喝口溫熱水或者吸蒸氣是個好辦法。

但不幸的是,我們的神經系統有熱適應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常常喝溫熱水或者吸蒸氣,會使神經適應這個溫度,結果反而對冷更敏感。

 

鼻塞問題,忌喝熱水、過度洗鼻腔

很多人一早起來,喝了一大杯溫熱的開水,感覺鼻子好多了,結果剛出門(因為呼吸的空氣溫度比喝的溫熱水溫度低),鼻子馬上又塞住了,而且更嚴重。鼻腫脹發炎久了,有些慢慢地長出鼻瘜肉而更難呼吸,即使接受手術切除鼻瘜肉,有些人往往也只有幾個月的舒緩期,然後又常塞住了。

慢性鼻塞鼻炎元兇,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鼻塞問題最忌2件事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鼻塞問題,最忌喝熱水、過度洗鼻腔。

 

如果訓練自己慢慢接受喝冰冷開水,那麼相對的,室外的氣溫即使偏低,對鼻神經而言還是溫暖的,因此,鼻子的神經反射所產生的發炎現象可以得到緩解,多年的鼻塞問題就可能因此不藥而癒。

其實,慢性鼻塞是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症狀之一,所以,多年來我遇過許多慢性鼻病患者,幫助他們解決鼻塞的問題。順便一提的是,有些鼻病患者的症狀來自過度洗鼻腔的習慣,雖然洗鼻腔可以幫助清潔,但是鼻黏膜外層會分泌黏液(因為纖毛細胞需要保持適當的黏液),才不會乾澀而變敏感。如果過度清洗,反而會使黏膜細胞受傷扁平化而失去濕潤與彈性,這樣會使神經敏感而造成另一種不舒服。

 

●講座資訊

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

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

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

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

 

 

慢性鼻塞鼻炎元兇,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鼻塞問題最忌2件事

※出自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喝冰水、局部冰敷、洗冷水澡→抗發炎、穩定自律神經、改善慢性病

 

幸福綠光閱讀網;《新自然主義》粉絲團】

相關推薦

1項新的研究指出,壓力與卵巢功能存在關聯,緊張的生活步調不僅會導致女性體重增加,還可能會對未來生育造成影響,研究刊登在《內分泌學期刊》(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是由飢餓素所引起的,當人處於飢餓狀態時,飢餓素的濃度會上升。來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

閱讀詳情 »

民眾常因蛀牙、牙齒斷裂或缺失,需要復形物填補或牙冠製作以恢復咀嚼功能及外型,但又會考量美觀上的問題。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補綴科林孟瑤醫師特別提醒指出,講究假牙的美觀效果,務需建立在健康的組織及良好咀嚼功能的基礎上。如果一味追求美觀,忽略底下牙齒的狀況,做出不合適的假牙,可能引起繼發性齲齒或牙周疾...

閱讀詳情 »

大部分飛蚊症屬於玻璃體退化,屬於良性,但少部分則可能因為癌症轉移。1名48歲女性主訴左眼有飛蚊症狀合併視力模糊,症狀持續5個月,至三軍總醫院就醫,透過超廣角眼底攝影檢查發現,病灶位於眼底周邊,進一步確診為乳癌轉移至眼底的腫瘤,接受治療後,眼底腫瘤縮小,左眼視力從0.16恢復至1.0。 三軍總醫院眼...

閱讀詳情 »

衛生棉是女性生理期的必備用品,舒適、安全度非常重要。2017年韓國發生有毒衛生棉事件,令女性消費者感到不安,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推出許多標榜漢方、草本、負離子等新穎衛生棉,其品質與安全是否值得信賴,與一般衛生棉有何區別,以及是否適用所有女性消費者?都值得關注與重視。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