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症與基因有關 醫籲:更要正向思考

研究發現,罹患憂鬱症與基因有關,甚至生活滿意度也和基因相關;精神科醫師呼籲,憂鬱症病人除了應接受藥物治療外,更應該要正向思考,平常多去運動和做些有趣的事,可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該項研究是由挪威公共衛生研究院與奧斯陸大學共同合作的研究,比較了同卵與異卵雙胞胎的縱向資料,以探討罹患重度憂鬱症,與整體的生活滿意度是否有關,此研究發表於《情感性疾患》期刊。

研究結果發現,74%的重度憂鬱症和生活滿意度與基因有關,其餘26%的關聯與獨特的環境因素有關。研究者並將生活滿意度與重度憂鬱症在遺傳上的可能性分開計算,結果發現,生活滿意度的遺傳可能性估計為72%;也就是說,大部分是因為基因,才讓我們在生活滿足的傾向上有所不同。

研究者強調,每天從事一些能夠帶來短暫愉悅感的小活動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放棄讓人感到開心的活動;而且正向經驗也可能隨著時間累積,而為我們創造出美好的生活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顧問醫師胡維恆表示,憂鬱症患者的確有相當的比例為「內因性」,也就是受到遺傳、體質等影響所導致。憂鬱症患者在生活上如果能夠提醒自己學習正向思考,或是試著看看別人的想法,來提醒自己,也是一個可以減少負面影響的方法,至少不會越陷越深。

胡維恆也提醒,內因性憂鬱症患者的治療,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佳,因為適當的藥物將有助於從患者的體質上做根本的改善。另一方面,適時的從事自己較有興趣的事物或是去運動,都有助於我們轉移注意力,不再鑽牛角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基因的取決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更應該把握可改變的因素,像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砥礪、打氣,或平時透過運動,讓自體產生對心情有用的多巴胺(腦內啡)、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都相對重要。多學習觀察生活四周正向、微小且快樂的事物,會讓心情好,那種愉快感,自然會累積成生活中的滿意,反映在生活品質上。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1/31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950

憂鬱症與基因有關 醫籲:更要正向思考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sundiatapost)目前,心臟病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病、文明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從1900年以來(1918年除外),心臟病一直高居美國人死亡率的第1位。因為人們對心臟病認識不足,有時心臟已經發出某些警告,人們還渾然不覺。日前權威心血管專家提醒大家,及時注意心臟失靈的前兆,儘力爭...

閱讀詳情 »

人身體內的毒素,就像河裡的沙子,會淤堵在水里有坑、有窩的地方,人體的毒素易聚在腋窩、肘窩、膝窩處,所以只要常拍、揉、按身上這三個窩,就可以排清毒素了。 以下圖片/來源 揉按腋窩能除心火 一說起腋窩,很多人會想到狐臭,這種難聞的氣味就是腋窩這口“排污井”所散發出來的。腋窩處的...

閱讀詳情 »

我們的指甲底部,有個半月形狀的白色痕跡,俗稱「月牙」。有的人每根手指上都有一個,有的人只有1個或者2個;有些人的月牙大而飽滿,也有些人的月牙又窄又細。 這些差異引起了大家的各種猜測,月牙的大小和多少和健康到底有沒有關係?10個月牙都有,是不是表示身體很健康?月牙幾乎看不到,是不是表明已經「病入膏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