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的腳被蟲蛀了? 原來是多汗惹禍

我的腳被蟲蛀了? 原來是多汗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腳也會被蟲蛀?!一名15歲男學生,平日喜歡運動打球,手腳長期多汗,尤其夏天運動鞋整天穿下來,在雨天更是潮濕悶熱。某天腳上突然出現一大片像被蟲蛀蝕過的凹洞,且會伴隨陣陣惡臭,起初以為是香港腳,沒想到擦了藥膏仍沒改善,就醫後才確診罹患「掌蹠蠧蝕症」。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掌蹠蠧蝕症的正式名稱為「小凹狀角質溶解症」,由於足底病灶看起來很像被蛀蟲蛀蝕過的木頭,因此一般簡稱「蠹蝕症」。主要是棒狀桿菌在經常潮濕的足部大量繁殖,溶解皮膚角質層,造成足底出現小凹洞。

鄭惠文指出,蠹蝕症好發於足底承受體重的前腳掌、腳趾及腳跟。患者通常脫鞋後,就會聞到一股如雞蛋臭掉般、如硫化物的惡臭。由於侵犯部位多半只在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因此較少引起發炎反應,患者也鮮少會有發癢等症狀。

治療方面,鄭惠文說,罹患掌蹠蠧蝕症者,只要塗抹治療棒狀桿菌的外用抗生素,一周後便會有明顯改善,嚴重者有時則須配合口服抗生素,通常服用3-4天即可。

不過,鄭惠文也提醒,有掌蹠蠧蝕症的患者即使治癒,平時應保持足部乾爽,襪子濕了要勤更換,最好出門準備兩三雙布鞋交替穿或是改穿涼鞋,避免再度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13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腸病毒大流行怎麼辦?感染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尤其嬰幼兒是重症高風險族群,嚴重恐致死。醫師建議,流行期間務必勤洗手,用漂白水消毒環境,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腸病毒71型 恐大流行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腸病毒重症約每隔3至4年會出現流行的現象,距離上次流行已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有痛風經驗,急性發作時,腳腫得像大象腿一般,但是治療好之後,就忘了要控制飲食,以致經常就反覆發作;醫師提醒,痛風發作往往是因為暴飲暴食,致使血中尿酸起伏太大而引起,平常飲食一定要避免高普林食物。 高普林食物一定要忌口 國泰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全以祖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新手媽咪看過來!當發現小嬰兒出現發燒、拒食、活動力減退、煩躁不安、昏睡,甚至呼吸困難、腹瀉、腹脹、抽筋、頸部僵硬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有可能是乙型鏈球菌入侵,造成新生兒腦膜炎,由於死亡率高達三成,要特別小心。 好發於早產兒和男嬰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最近收治了三例乙型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很多人總是會要求完美,一旦不如己意,就會心生怨憤;尤其是青少年階段,有不少人是因為具有凡事追求完美的個性,進而導致罹患強迫症,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家人! 不斷洗手洗到破皮 臨床上,強迫症行為中會有不斷洗手的情形,洗到手都破皮,也要求家人要經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