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除檳榔是口腔癌防治重點 定期篩檢下修罹癌率奏效

戒除檳榔是口腔癌防治重點 定期篩檢下修罹癌率奏效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因此政府積極地執行各項口腔癌防治工作。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楊奕馨研究員與國民健康署同仁,今(2020)年7月於口腔腫瘤期刊《Oral Oncology》發表台灣檳榔嚼食盛行率有效下降的成果。在政府單位的努力下,台灣男性檳榔嚼食率自2007年17.2%以來至2018年為止已經降到7%以下,其中尤其是30至39歲的族群降幅最大,每年減少1.7%。


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癌發生率高的主因,依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排名第4,年齡標準化後,每10萬人有41.15人罹患;男性口腔癌症死亡率也是第4名,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有15.04人。因此,降低檳榔嚼食率、協助民眾「戒檳榔」一直是口腔癌防治的重點。


根據研究成果顯示,台灣自2007年檳榔嚼食率開始下降後約2年,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開始趨緩,並且在2014年開始下降。其中,口腔癌防治工作,除了降低檳榔嚼食率之外,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由政府規劃執行定期口腔癌篩檢的國家,口腔癌篩檢可以有效的早期發現口腔內的病變,進而早期治療。


戒除檳榔是口腔癌防治重點 定期篩檢下修罹癌率奏效

▲台灣自2007年檳榔嚼食率開始下降後約2年,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開始趨緩。(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依據楊研究員等在2019年2月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唯有在篩檢時發現癌症前期變異才能有效達到癌症早期發現的成效;因此,口腔癌高危險群的民眾主動參與癌症篩檢,才是防治成功的關鍵。


台灣在檳榔防制上的各項策略,包括校園與社區檳榔健康危害的防制宣導、高嚼檳榔場域營造無檳榔環境、提供戒檳服務、癌症篩檢及跨部會合作等,可提供國際社會同樣關心檳榔問題的各國產官學者參考。另外透過彙整數據資料,發現高危險群,並持續追蹤癌症防治的指標,則是提供政府持續增進國民健康政策的參照。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生殖醫學停看聽 北醫婦科醫師王呈瑋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新冠病毒趨緩,但家長們可別鬆懈,隨著暑假延後,恐增加學童感染腸病毒的機率!目前臨床上,也出現腸病毒71型的重症零星個案,最近幾週因腸病毒症狀就診個案也有持續增加的趨勢。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宜准表示,雖因新冠病毒防疫採取衛生防護高規格措施,讓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比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28歲李小姐單身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1周來甚至咳到覺得喘,不得不就醫,沒想到過敏原篩檢竟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經藥物治療及勤加清掃環境,症狀獲得改善,不必帶黑...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父母養孩子,總怕孩子吃得少,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胖嘟嘟,更是煩惱自己的孩子怎麼吃都吃不胖,是不是腸道吸收有問題?然而,期待腸道吸收狀況好,應先從建立均衡飲食習慣開始! 一直以來,孩子的身型總是被長輩拿來評斷父母會不會照顧孩子的依據,對養出瘦巴巴孩子的父母來說,內心其實也是充滿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最近迷你影集「做工的人」熱播,演出建築工地工人的辛酸無奈。43歲林姓建築工因近年來房地產買氣旺,經常得加班趕工,導致長期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加上下班後常跟同事「喝兩杯」搏感情,今年健檢安排胃鏡檢查,報告顯示食道黏膜上有白色斑塊,確診為「食道糖原棘皮症」,雖然沒有立即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